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6哥林多前书 > 正文

哥林多前书14--SDA圣经注释

第 十四 章

提要:1要羡慕先知讲道的恩赐,2,3,4胜过讲方言,6通过乐器的比较。12两者都以造就,22为其正确的真宗旨。26教导恩赐的正确使用,27谴责滥用恩赐。34禁止妇女在教会中讲话。

1 你们要追求爱,也要切慕属灵的恩赐,其中更要羡慕的,是作先知讲道(原文作“是说预言”;下同)

  追求。diōkō。保罗劝勉哥林多信徒尽力追求和培养爱。他在着手剖析方言的恩赐之前,最后一次恳劝他们追求他在13章中所赞扬和生动描述的更美恩赐。

  爱。agape,见林前13:1注释。

  切慕。zēloō。该词在林前12:31译为“切切地求”(见该节注释)。

  先知讲道。关于先知讲道的恩赐,见林前12:10注释。保罗在14章中把先知讲道与方言的恩赐进行比较,说明先知讲道的恩赐对更多的人有更大的好处。哥林多信徒把方言的恩赐高举在先知讲道之上,无疑是因为它引人注目的特点。有人可能藐视先知讲道的恩赐,就像帖撒罗尼迦的情况那样(帖前5:20)。保罗劝勉哥林多信徒要追求爱。这爱能引导他们追求既有利于他们自己也有利于他人的恩赐。人寻求恩赐不应为高举自己,而是为了更好地侍奉上帝,并给教会更大的帮助(见徒8:18-22;19:13-17)。

2 那说方言的,原不是对人说,乃是对上帝说,因为没有人听出来。然而,他在心灵里却是讲说各样的奥秘。

  方言。关于方言性质的不同看法,见本章补充注释。

  原不是对人说的。见本章补充注释。

  在心灵里。就是在圣灵的影响下,无疑以一种与先知“被圣灵感动”(见启1:10注释)相似的方式。

  奥秘。关于“奥秘”的定义,见罗11:25注释。圣灵向说方言的人启示了上帝的真理。但这些启示只对说方言的人有益。他所发的声音听的人不懂,所以事实上不是对他们说的。

3 但作先知讲道的,是对人说,要造就、安慰、劝勉人。

  作先知讲道的。就是在圣灵的感动下说话。先知所讲的话是听的人所能够明白的。他的工作是给教会带来福气和教诲,而说方言的人只能造就他自己(第4节)。

  对人。先知是上帝所选召向别人启示祂奥秘的使者(见赛6:9;耶1:5-7;珥1:1,2等)。

造就。直译为“建立”。先知的信息是为基督徒经验的进步服务的。

安慰。paramuthia,意思上paraklēsis(劝勉)基本相同。

  劝勉。paraklēsis,“警告”,“安慰”,“鼓励”。与之相关的词paraklētos在约14:16,26;15:26;16:7中指圣灵。关于这个名称的意义,见约14:16注释。

4 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是造就教会。

  方言。直译为“一种语言”。

  造就自己。所以这种恩赐有着实用的功能和地位,但不是在公共聚会上,除非有人翻译(见5,19节)。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旧约》圣经数量有限,就需要上帝真理对个人的更多启示(见4节)。

  造就教会。先知接受上帝的启示,但他只是把这些启示传授给教会的媒介,好使教会得到造就。

5 我愿意你们都说方言,更愿意你们作先知讲道;因为说方言的,若不翻出来,使教会被造就,那作先知讲道的,就比他强了。

  都说方言。保罗惟恐被人指控贬低任何圣灵的恩赐,就表示希望所有的信徒都能说方言。这是一种重要的恩赐,在教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种恩赐不是遮掩那较不显眼却更重要的先知讲道恩赐的光彩。

  若不翻出来。说方言的人显然不一定都能把启示给他的奥秘翻译出来。保罗劝他祈求“能翻出来”(13节),但警告说,“若没有人翻”,他就当“在会中闭口”(27,28节)。

造就。见第4节注释。

  强了。先知讲道的恩赐因其对教会的价值而更加伟大,比方言的恩赐能使更多的人受益。圣灵的恩赐应当根据其实用性来评估,而不是根据其引人注目的特性。

6 弟兄们,我到你们那里去,若只说方言,不用启示,或知识,或预言,或教训,给你们讲解,我与你们有什么益处呢?

  说方言。保罗说自己比所有的哥林多信徒都讲更多的方言(18节)。

  启示。apokalupsis,“显示”,“揭开”。这里指上帝向人启示天然的智力所无法发现的东西。

  知识。保罗在本节可能指被称为“知识的言语”的恩赐(见林前12:8注释)。

  预言。很难区别“先知讲道”和“启示”,因为先知是根据启示说话的。保罗所区别的可能是真理的新启示和已知灵感真理的具体应用。或者“先知讲道”指的是内容,“启示”指的是传达的方式。

  讲解。didache,“教训”。教导是赋有“教师”恩赐之人的工作(见12:29)。

7 就是那有声无气的物,或箫,或琴,若发出来的声音没有分别,怎能知道所吹所弹的是什么呢?

  箫。aulos,在七十士译本中相当于希伯来语的chalil。关于这种乐器,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38,39页。《新约》中aulos可能是一种简单的笛子。

  琴。kithara,一种“诗琴”或“齐特拉琴”。

  分别。即使是无生命的乐器,如果用音乐的语言说话,来影响听众的情感的话,它们所发的声音还是有区别的。乐器必须遵循音调,节奏,音阶和拍子的规律,否则他们发出的声音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8 若吹无定的号声,谁能预备打仗呢?

  号。关于古代的号,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39-41页。部队能够听懂号的语言。但是如果吹号的人没有吹出清晰的号声,就会造成混乱,使军队不能为战斗作好准备。

9 你们也是如此。舌头若不说容易明白的话,怎能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呢?这就是向空说话了。

  舌头。这里可能指说话的器官,而不是指这种恩赐的运用。本节进一步解释了7,8节的论点。

  向空。就是无效。

10 世上的声音,或者甚多,却没有一样是无意思的。

  声音。phōnai,或“音调”。有文本为“语言”。说话的目的是为了让听的人明白。一切都是为了实用,而不是摆设。

11 我若不明白那声音的意思,这说话的人必以我为化外之人,我也以他为化外之人。

  化外之人。通常指希腊以外的人,也就是在希腊语言和文化范围之外的人。这里指讲外语的人。

12 你们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

  属灵。直译为“诸灵”,指圣灵能力的不同表现。

  造就。渴慕属灵的恩赐并没有错;上帝希望祂的子民因此而得到福气。但是圣灵倾降的伟大目的乃是造就教会,这也应成为渴慕这些恩赐的目的。不应当为高举自己、满足个人的野心以超过同胞的自私目的来寻求这些恩赐。

13 所以那说方言的,就当求着能翻出来。

  方言。直译为“一种语言”。

  翻出来。见第5节注释。

14 我若用方言祷告,是我的灵祷告,但我的悟性没有果效。

  方言。直译为“一种语言”。

  我的灵祷告。方言的恩赐在圣灵的影响使用。上帝的奥秘是“在心灵里”说出来的(参第2节注释)。这种经验与先知“在异象中”相似(见启1:10注释)。

  悟性。nous,“智力”。

  没有效果。有两种理解:一,祈祷没有效果,因为听的人不理解,从而得不到益处。二,在运用恩赐的时候,悟性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没有起作用,如先知在异象之中。

15 这却怎么样呢?我要用灵祷告,也要用悟性祷告;我要用灵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

  这却怎么样呢。我当采取的正确途径是什么呢?这句话与罗3:9;6:15的说法相似。

  用灵。即处于灵感的状态(见第2节注释)。

  也要用悟性。如果说方言的人同时也能翻译,这样的结合就是正确的(见第5节注释)。应该翻译成听众的语言。

16 不然,你用灵祝谢,那在座不通方言的人,既然不明白你的话,怎能在你感谢的时候说“阿们”呢?

  不通。idiōtēs,“没有专业知识的”,“没有技术的”,“未受过教育的”。这里的“不通”似乎是针对方言的恩赐而言。如果有人在教会里用方言讲话而没有翻译出来,其他在场的人就无法参与崇拜。他们就这样被剥夺了分享侍奉的福气。

  阿们。amēn,来自希伯来文,有“确实”,“确定”之意(见太5:18注释)。会众在讲道或祷告结束时以此来表示赞同(见林前16:36;尼5:13;8:6)。会众在祷告结束时说“阿们”,也表示他们相信祷告会蒙垂听(见申27:15-26;尼8:6)。此举意义重大,为一些拉比的论述所证实,如“回答‘阿门’的人比讲说福气的人更大”(《塔木德》Berakoth 53b,宋西诺版第325页)。“凡全力回答‘阿们,愿祂的大名得到称颂’的人,他的宣判将要撕碎。”“凡以全力回应‘阿门’的人,乐园的门将为他敞开”( 《塔木德》Shabbath 119b,宋西诺版第589页)。如果随便使用“阿门”,那就被称为“‘没有根据’的阿门”( 《塔木德》Berakoth47a,宋西诺版第284页)。犹太会堂所常用以“阿门”回应的习惯为早期的基督教会所采纳(见殉教这查斯丁《第一护教书》第65页;德尔图良De Spectaculis 25)。

17 你感谢的固然是好,无奈不能造就别人。

  好。或“正确地”。惟恐有人以为用方言的特别恩赐祷告或唱歌赞美上帝不为上帝所接纳,保罗肯定地说,这样的崇拜是好的,也是对的;虽然对教会没有造就,但造就了如此赞美的本人(见第4节)。

18 我感谢上帝,我说方言比你们众人还多。

  我感谢上帝。保罗承认方言的恩赐是上帝所赐的。本节说明保罗并没有贬低或藐视方言的恩赐。

  比你们众人还多。但圣经没有记载保罗运用方言恩赐的例子。

19 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

教会。ekklēsia(见太18:17注释)。这里不是指基督徒聚会的场所,而是指信徒有组织的团体,不论他们在什么地方聚集。

  用悟性。或“用我的智力”,不用“方言”的方式,为了让人明白。

  五句。《新约》中常常用“五”来表示一个大约数。如五个麻雀(路12:6),一家五口(52节),五对牛(14:19)等。

  教导。katēcheō,“用言语教导”。Catechism(“教理问答”)一词既由此而来。原指在教理方面的口头教训。造就教会的话语,即使是三言两语,也胜过听众所不懂,从而没有教育意义的冗长说教。

  方言。直译为“一种语言”。

20 弟兄们,在心志上不要作小孩子。然而,在恶事上要作婴孩,在心志上总要作大人。

  弟兄们。保罗所常用的称呼(见林前1:10注释)。

  小孩子。哥林多信徒甚为自己的智慧而自豪(见1:20;8:1,2),也因自己的知识造诣而欣喜。但他们在圣灵的恩赐方面却显得十分幼稚。他们对比较显眼的恩赐,如方言恩赐的兴趣,要超过那不那么显眼,却对教会更有益处的恩赐,如先知讲道。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他们偏离了所引以为荣的智慧,而降到小孩子的水平,因为他们根据外表来评价事物。有许多琐碎的小事占据了基督徒的光阴和精力,排斥了那值得思考和实行的事物。当人面对审判的现实时,将发现许多原来被视为重要的事竟如儿童的玩具一般。

  恶事。kakia,“坏”,“恶”,“堕落”,“恶意”。这种品质是小孩子被认为是最不会具备的。凡充满耶稣精神的人都会表现恶事上作婴孩的态度。

  作婴孩。nēpiazō,。比上面的paidia(小孩子)更年幼。它暗示真正新生的基督徒将不会去体验世界上道德的败坏。当耶稣说到人若要进天国就要像小孩子那样时(见太18:3),祂想到的可能就是这种对“恶事”的无知。

  大人。teleioi,“长大”,“成熟”,“成年”。在心里要以自己为成人。

21 律法上记着:主说:我要用外邦人的舌头和外邦人的嘴唇向这百姓说话;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不听从我。

  律法。nomos,这里显然指整部《旧约》圣经(见约10:34注释)。

  记着。引自赛28:11,但只是大致符合希伯来原文或七十士译本。原文对以色列人不信和藐视上帝信息的行为提出警告。他们似乎在嘲笑着问道,难道还要象对待小孩子那样,对他们“律上加律”,“例上加例”,喋喋不休地在他们耳边唠叨吗?上帝藉着先知回答说,因为他们藐视这么简单的教训,就只好藉着将外语的民族来指教他们。这是指外邦的国家,特别是囚掳犹太人的亚述和巴比伦。奴役中的犹太人只能听见一种他们所不明白的粗俗语言。但保罗似乎用这一段《旧约》经文指出,上帝古时曾利用异国的语言来达到一个目的。现在祂也用方言的恩赐在新约时代为一个重要的目的服务。

22 这样看来,说方言不是为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不信的人;作先知讲道不是为不信的人作证据,乃是为信的人。

  这样看来。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句子。上帝古时曾利用亚述人和巴比伦人教训不信的以色列人,照样,现在祂用方言的恩赐来使怀疑小信的人相信福音的信息带着天国的印记。圣灵倾降在哥尼流家聚集的人身上,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徒10:24,44-47)。

  证据。这是给不信之人的证据。但并不意味着一旦信心建立,这个恩赐就不再发挥作用。它不再是一个“证据”,它要继续造就信徒(见第4节注释)。

  为信的人。先知讲道是为造就教会并要建立信徒的团体(2-4节)。这是上帝常在教会中显现的证据。

23 所以,全教会聚在一处的时候,若都说方言,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是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吗?

  聚。这是滥用方言恩赐的例子。这个恩赐是给不信的人为证据的(22节),但如果象哥林多教会那样,每一个人都同时说方言,这个恩赐就起了反作用。

  不通方言的。idiōtai(见第16节注释)。该词在本节似乎是指那些不了解方言恩赐的人。

  不信的人。可能指犹太人或外邦人。这里提到不信的人,说明有非基督徒参加基督徒的聚会。他们可能是出于好奇,或想了解基督教信仰。他们像“不通方言的”一样,也不明白所发生的事。

  癫狂。mainomai,“发怒”,“狂骂”。该词还出现在约10:20;徒12:15;26:24,45。这里提到的状况所导致的混乱,无法向在场的外人或来宾传达真理或圣洁的观念,反而会使人对基督教产生误解,觉得它是一个混乱而无意义的宗教。

24 若都作先知讲道,偶然有不信的,或是不通方言的人进来,就被众人劝醒,被众人审明,

  都作先知讲道。这里把先知讲道的恩赐在信徒和未信者身上的效果与说方言所造成的混乱进行对比。先知讲道用的是会众所明白的语言。

  被众人劝醒。圣灵使人知罪(见约16:8注释),在这里是通过先知讲道的信息。

25 他心里的隐情显露出来,就必将脸伏地,敬拜上帝,说:“上帝真是在你们中间了。”

  显露出来。或者藉着圣灵的工作而天良发现,内心的意愿和动机暴露出来,或者在圣灵的感动下与会外人的秘密得以揭示。撒玛利亚妇人秘密的披露,使她相信耶稣是先知(约4:19;参第29节注释)。

  伏地。东方通常采用的敬拜姿势。

  说。apaggello。他的信息与那些参加方言混乱之聚会(23节)的外人所发的信息是不同的。有先知讲道恩赐的人所传的有力见证使人心悦诚服。他们把圣灵所赐的特殊启示有条有理,感人肺腑地讲解出来,使他承认相信上帝的大能。

26 弟兄们,这却怎么样呢?你们聚会的时候,各人或有诗歌,或有教训,或有启示,或有方言,或有翻出来的话,凡事都当造就人。

  这却怎么样呢。这句话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应该怎么做呢?

  各人。保罗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拥有这里所列的全部恩赐,而是说教会应同时拥有所有的恩赐,按着上帝的智慧和旨意在信徒中分配(见12:6-11)。

  有诗歌。即有能力以特殊的方式咏唱《诗篇》中的一首圣歌;或一位信徒受圣灵感动创作一首赞美诗,并愿望在聚会时歌唱(参出15:20,21;士5:1;路2:25-32)。

  教训。或“教导”(见第6节注释)。

  启示。可能指有先知讲道恩赐的人所得的启示。这是从上帝而来的,为了会众的益处。

  翻出来的话。见林前12:10;14:5注释。

  造就。参3-5节。见第12节注释。

27 若有说方言的,只好两个人,至多三个人,且要轮流着说,也要一个人翻出来。

  方言。直译为“一种语言”。

  轮流。即不是同时。

  一个人翻。见12:10;14:5注释。也许有人能翻译别人所讲的方言。

28 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只对自己和上帝说就是了。

  闭口。说明有方言恩赐的人对这种恩赐的运用有一定的控制能力(参第32节注释)。

  对自己。这种恩赐的主要目显然是造就个人,就像哥林多教会所表现的那样(见本章补充注释)。

29 至于作先知讲道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

  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对先知的劝勉与对有方言恩赐的人相似。其目的是要避免混乱(见33节)。

  其余的。见下面“慎思明辨”注释。

  慎思明辨。diakrino,“区别”,“识别”。有人认为“其余”是指教会中其余有先知恩赐和分辨恩赐的人。他们要评估先知所说的话,确定他们的信息是出于上帝还是其他的势力(参帖前5:21;约壹4:1)。耶稣曾警告教会,将有许多“假先知”起来欺骗信徒。教会应当始终谨慎抵挡他们,特别是在末日(见太24:5,11,24;帖后2:9-11)。其他人则认为保罗的劝勉是针对听众的。他们有责任把信息正确地运用在个人的经验中。

30 若旁边坐着的得了启示,那先说话的就当闭口不言。

  旁边坐着的。说明会众是坐着的。对会众讲话的人无疑是站着的(参路4:16注释)。

  得了启示。是上帝启示坐在旁边的人。先说话的人应当服从新的启示,结束他的话语。一次只应有一位先知说话(31节)。

  闭口不言。sigao,“保持沉默”。

31 因为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的作先知讲道,叫众人学道理,叫众人得劝勉。

  作先知讲道。如果聚会能守适当的秩序,各人轮流对会众讲话,那么所有受到感动的人就都有机会讲述启示给们的真理。

  叫众人得劝勉。或“得安慰”。各人的信息结合起来将提供合宜的教诲。有人可能从某一个人中的讲话中得到鼓励和帮助,其他人则为其他会众带来他们所能领受的劝勉。这样,大家都得到了造就。

32 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

  顺服先知的。显然有人声称自己在圣灵感动下无法保持缄默。保罗断然否认这种说法。真正的先知会控制自己的思想,随自己的心说话或保持沉默。灵感并不剥夺人的个性和自由选择权。人要用自己的方式和思维表达启示给他的真理(见《善恶之争》序言)。

33 因为上帝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

  混乱。无序,分裂,不和或混乱既不属于上帝本身,也不是祂所制造的。真正敬拜上帝决不会导致任何混乱。本节表现了源于上帝本性的基督教管理的总原则。上帝是和平的上帝;圣经并没有教导说祂喜欢任何以混乱为特征的敬拜(见罗15:33;16:20;帖前5:23;来13:20)。基督教是促进秩序的(见林前14:40)。服从圣灵引导的人决不会制造混乱无序的场面,比如几个人同时讲方言或作先知讲道。敬拜的人要乐意藉着祷告或见证表达他对上帝的爱和感恩,但他应该严肃,温柔,真诚敬畏地维持上帝之家的秩序,不愿破坏或干扰对上帝的崇敬。

34 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象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因为不准她们说话。她们总要顺服,正如律法所说的。

  妇女在会中要闭口不言。这句话说明要妇女保持沉默的吩咐不只是根据局部环境所作的限制,而是众教会的普遍做法。从提前2:11,12中也可以看出,这种做法是普遍性的,不限于某一个教会。保罗劝勉道:“女人要沉静学道,一味地顺服。我不许女人讲道,也不许她辖管男人,只要沉静。”

有人不理解这条禁令,不仅基于有关妇女在教会中地位的现代观念,也基于圣经历史中妇女的地位和服务(见士4:4;王下22:14;路2:36,37;徒21:9)。保罗自己也曾赞扬与他一同辛劳传扬福音的妇女(腓4:3)。妇女无疑在教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为什么要禁止他们在公众场合讲话呢?答案在35节中。

象在圣徒的众教会一样。有文本把这句话放在33节后面。保罗说明,众教会都奉行有序敬拜上帝的原则,哥林多教会也应当接受这条原则。上帝是各地平安的创造者。真正信祂的人应当在崇拜祂时保持安静,避免因不合时宜地张扬圣灵的恩赐而高举自己。

  律法。圣经教导说,由于女人在人类堕落时所起的作用,上帝安排女人服从她的丈夫(见创3: 16;弗5:22-24;提前2:11,12;多2:5;彼前3:1,5,6)。罪恶进入人类的生活之后导致了人本性的变化,他们原先和谐的生活结束了。夫妻在家庭中不再有平等的领导权威。上帝拣选男人负有主要的责任,在家庭中作出决定,进行教导(见《先祖与先知》58,59页)。

35 她们若要学什么,可以在家里问自己的丈夫,因为妇女在会中说话原是可耻的。

  问自己的丈夫。这种做法可以防止崇拜侍奉受到不恰当的干扰,避免因这种中断而导致的混乱。

  可耻的。这是真实的,因为希腊和犹太的习俗都认为女人应当在公共事务中退居幕后。违背这种习俗将被视为耻辱,并会给教会带来非难。

36 上帝的道理岂是从你们出来吗?岂是单临到你们吗?

  从你们。哥林多教会不是保罗所建立的第一个教会,而是他最后建立的教会之一。所以这个教会不可为其他教会制定规则,或声称自己有与众不同的特权。传福音不是靠一个教会,所以要顾及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和敬拜程序。哥林多教会显然采纳了不同寻常的做法,例如允许妇女在公众礼拜中不蒙头(见林前11:5,6注释)和讲道,这是其他教会所没有的。他们允许教会中违规和混乱的存在。但他们无权如此与其他教会不同,也无权要求其他教会也容忍这种混乱无序的现象。他们应当认识到自己有责任服从众教会整体的做法。

  单临到你们。哥林多教会不是第一个建立的,也不是唯一的教会。上帝藉着祂的仆人在许多地方建立了教会。如果一个教会拥有制订和规定习俗和特殊做法的权利,其他教会就会效仿。接受这样的观念,就会导致混乱和无序。因此众教会应当在公众礼拜中采纳统一的程序。其他教会所不遵从的习俗,哥林多教会也不要采纳。

37 若有人以为自己是先知,或是属灵的,就该知道,我所写给你们的是主的命令。

  是先知。凡声称自己已领受圣灵恩赐的人,如果不接受保罗出于上帝的教诲,就表明他们的感动不是从上头来的。

  主。保罗说话不是以他自己的权威或名义。他是在圣灵的感动下奉主的名对哥林多信徒说话的。接受他的劝勉并遵从藉他而来的教导,就表明他们乐意蒙上帝所引导。真正的信仰总是通过谨守上帝的命令而证明其真实性的。反之,任何藐视上帝命令,拒绝圣经权威,不顾教会和睦与秩序的信仰,都证明是不真实的。

38 若有不知道的,就由他不知道吧!

  不知道。保罗实际上是说,如果人不承认使徒是被上帝所感动的,不接受他的教导为上帝的吩咐,他就处在危险之中。关于自己的神圣使命,保罗已经提供了充分的证据。这一点不需要再说什么了。凡拒绝使徒劝勉的人将自食其果。无法再为他做什么了;他必须为他的叛逆而向上帝交帐。

  故意疏忽上帝的命令是无法推脱的,最终将导致灭亡。圣灵不会无休止地恳劝那些顽固坚持错误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人(见创6:3;何4:17)。这种蓄意顽固漠视上帝拯救人类的计划,将成为末世有一等人典型的态度,也是末日临近的一个征兆(见彼后3:3-5)。为了不断满足内体本性的欲望而拒绝上帝的亮光,就是与上帝为敌,是很危险的(见罗8:6-8;加5:16,17;约壹2:15,16)。

  就由他不知道吧。有文本可理解为“不为上帝所知道”。这种经验与8:3的描述相反:“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

39 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

  切慕。保罗在总结自己论述的时候,重申了他在本章第一节对先知讲道的重视。他曾指出先知讲道的恩赐应成为基督徒最羡慕的属灵恩赐。人在圣灵的感动下说话的方式应该能使教会得到造就。

  不要禁止。不要为使用方言恩赐设置障碍。唯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聚会中使用这一恩赐时要有翻译(见本章补充注释)。

40 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

  按着次序行。“按照等级“,”按照安排“。这是一个军事术语,表示部队在布阵排队时的规则和次序。关于教会中崇拜的方法和形式,会有许多的问题提出,但对上帝的正确认为和应有尊敬会使人明白什么是崇拜祂的正确态度,从而防止崇拜者过分的行为。做每一件事都要得体,与对全能创造主的崇拜相称,不可存在混乱,无序和噪音(见哈2:20;《布道论》314,636,637;《教育论》243页;《先知与君王》48,49页;《先祖与先知》303页;《教会证言》卷四第626页)。

基督徒必须始终提防公共礼拜中形式化的弊端。上帝不看人才干的外表展示,而是看在祷告和赞美中向祂所表达的真诚之爱(见约4:24;《教会证言》卷九第143页)。要庄重和恭敬,但要出于真正体验上帝的威严和伟大,而不是出于肉体本性自我抬高的欲望。要在公共礼拜中做到真正的恭敬,就必须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有意识地参与。所以采用崇拜者所不明白的语言是不合时宜的,除非为大家把这种语言翻译出来。

第十四章补充注释

  关于本章所讨论的方言恩赐,有两种主要的观点:一,指的是五旬节的方言现象(徒2章);在这种恩赐影响下所讲的是一种外语,能为说这种语言的外国人所明白。哥林多信徒滥用这种恩赐的表现,就是在教会里没有人能听懂的情况下讲外语;保罗所责备的就是这种滥用。

  二,不同于五旬节的表现;所说的不是人的语言,没有人能够明白,除非有明白那种语言之圣灵恩赐的翻译在场(见林前12:10);其作用是为了加强新信徒的信心(林前14:22;参徒10:44-46;11:15),并在属灵上造就个人(林前14:4)。在本章中,保罗指责在公众聚会时使用这种恩赐,因为这种恩赐主要是为了造就个人。其他看法则综合了这两种观点的因素。

  列举五旬节和哥林多方言恩赐的特征,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关于五旬节的方言恩赐,见徒2:4注释。这个恩赐显然是指说外语的能力,其目的是便于福音的传播(参《使徒行述》39,40页)。第二个作用见诸于彼得在哥尼流家中的经验。这种恩赐的表显使彼得和同他在一起的持怀疑态度的犹太籍基督徒相信上帝接纳了外邦人(见徒10:46注释),无疑也使哥尼流和与他在一起的人相信彼得的工作带有天国的印记。

  关于后来在哥林多所表显的恩赐,有以下几个特征:一,这个恩赐比不上先知讲道的恩赐(林前14:1)。二,说方言的人是对上帝说的,而不是对人说的(第2节)。三,没有人能够明白所说的方言(第2节)。四,说方言的人是“在心灵里”,也就是一种灵感的状态中(林前14:2,14;参启1:10注释)。五,说方言的人是讲的是奥秘(林前14:2;关于奥秘的定义见罗11:25注释)。六,说方言的人造就他自己,而不是造就教会(林前14:4)。七,保罗希望大家都有这种恩赐(第5节)。八,说方言的人应当祈求能够翻译出来,使教会得到造就(12,13节)。九,一个人在用“方言”祷告的时候,悟性或思维是没有果效的,说明是处在无意识的状态之中(14节)。十,这种恩赐是为不信的人作证据的(22节)。十一,这种恩赐只有翻译在场,才能在教会使用(27节);否则说方言的人就只上对他自己和上帝讲(28节)。十二,劝勉哥林多信徒不要禁止说方言(39节)。

  这里所列恩赐的特征表明,使徒所说的不是虚假的恩赐。他把“方言”列在真正的圣灵恩赐之中(12:8-10),丝毫没有暗示14章中所描述的特征不是出于上帝的。反之,保罗赞扬这种恩赐,声称自己说方言比哥林多信徒更多(18节),希望大家都拥有这种恩赐,并劝勉信徒不要禁止使用这个恩赐(39节)。保罗论述的目的是要说明方言恩赐的正确地位和功能,并警告人不要滥用这种恩赐。

  哥林多信徒显然滥用了这个恩赐。他们在没有翻译在场的情况下就在教会里讲方言,只有讲的人自己获益。几个人显然同时在讲方言,还有人在作先知讲道和教训人等等。这就导致了整体上的混乱(26-33,40节)。

  关于方言究竟是人间的语言,或人所不知道的语言,或只是含糊不清的声音,这个问题解经家们已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有人认为这种方言对于说话的人来说是一种外语,但以此为母语的人却能明白。他们根据圣经类比法认定哥林多的这种恩赐应当依据五旬节(徒2章)和其他场合(徒10:44-46;11:15;19:6)的表现来解释,其目的显然是使人能用他们以前所不懂的语言宣传福音。像林前14:2所说是没有人能明白的话语,他们解释说是指在现场没有人明白,但外国人可能明白。他们进一步指出,难以相信在14章的背景下圣灵会以一种无人所知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有人认为这种恩赐并非人间的语言,乃是人所无法理解的声音。他们认定这是相关经文最自然的解释,也是综合了所列特征之后所得出的必然结论。他们相信保罗在7-10节中的解释是为了说明这种恩赐要么是含糊不清的声音,要么是一种人所无法理解的语言,除非他们拥有圣灵所赐解释这种语言的恩赐(林前12:10)。

  无论接受哪一种观点,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五旬节圣灵恩赐的表显及其宗旨(徒第2章),在许多方面是与哥林多所表现的方言恩赐不同的。哥林多教会方言的恩赐是为了造就说话的人,而不是造就别人(林前14:4)。保罗不鼓励在公共场合使用这个恩赐,除非有翻译在场(12,13,27节)。他并不推荐在教会使用这个恩赐(19,28节)。它是对上帝说的,而不是对人说的(2,28节)。说方言的人处于灵感状态,意识则处于休眠(14节)。五旬节临到门徒的恩赐却不是的这样。说外语的能力显然是为了造就别人。赐下这种恩赐是为了使门徒能不用翻译而传讲福音。方言是为人讲的,而不是为上帝讲的。说的人也不是处于下意识的状态,但所具备的能力却像已经学过这种语言的人一样(见徒2章注释)。

由于古代方言恩赐的确切表现方式尚存不明之处,撒但就很容易以假乱真。在异教崇拜中,广泛存在着胡言乱语,不知所云的现象。到了末时,也经常会有形形色色的所谓方言在基督教伪装下出现。但如果把这些表现与圣经中方言恩赐的特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它们与古时圣灵的恩赐是大不相同的。因此必须看穿这些表现的骗局。但是赝品的存在不应使我们鄙视真正的恩赐。保罗在林前14章阐述了这种恩赐的正确表现;它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种恩赐确实被人滥用了,但保罗设法纠正这种现象,并恢复这种恩赐的正确地位和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