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3约翰福音 > 正文

约翰福音18--SDA圣经注释

第 18 章

提要:1 犹大出卖耶稣。6 差役们仆倒在地。10 彼得砍掉了马勒古的耳朵。12 耶稣被拿,被带到亚那和该亚法那里。15 彼得不认主。19 该亚法盘问耶稣。28 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36祂的国。40 犹太人要求释放巴拉巴。

[ 客西马尼:约18:1-12=太26:36-56=可14:32-52=路22:40-53.主要注释《马太福音》]。

1 耶稣说了这话,就同门徒出去,过了汲沦溪。在那里有一个园子,祂和门徒进去了。

  耶稣……出去了。耶稣和祂的门徒此前已经离开了楼房(见约14:31注释),他们现在正前往客西马尼园。关于客西马尼园的位置,见太26:30注释。

  汲沦溪。参撒下15:23;王上2:37等。这条河谷南北走向,在耶路撒冷的东边(见本卷注释321页地图)。

  园子。其他地方说这是客西马尼园(太26:36;可14:32)。约翰没有提其他三位福音书作者都描述的耶稣在园中的祷告。

2 卖耶稣的犹大也知道那地方,因为耶稣和门徒屡次上那里去聚集。

  犹大。关于犹大性格,见可3:19注释。

3 犹大领了一队兵,和祭司长并法利赛人的差役,拿着灯笼、火把、兵器,就来到园里。

  队。speira,“一个步兵大队,十分之一军团”。这些士兵可能是从罗马的安东尼要塞派出的。关于罗马士兵成队的出现,见太26:47注释。

  祭司长并法利赛人。这两群人在反对耶稣的事上联合了起来(见约11:47注释)。

  灯笼、火把。只有约翰提到了这些东西。现在已经是深夜了(见太26:57注释)。

4 耶稣知道将要临到自己的一切事,就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找谁?”

  出来。祂的时候到了。祂无畏地走出去面对出卖祂的人。

  你们找谁?耶稣完全主导着当时的局势。祂占据着主动,质问背叛的人。

5 他们回答说:“找拿撒勒人耶稣。”耶稣说:“我就是。”卖祂的犹大也同他们站在那里。

  拿撒勒人耶稣。见太2:23注释。这个称呼经常用于耶稣(太26:71;可10:47;16:6;路4:34;18:37;24:19;约19:19)。

  我就是。可能用于更深的含义,就像在约8:58中(见该处注释)。

6 耶稣一说“我就是”,他们就退后倒在地上。

  倒在地上。这件事同观福音中没有提到。这伙暴徒退后倒在地上暗示着一种神性的显现。这个神迹给了那些蓄意谋杀的暴徒更进一步的证据,他们要逮捕的确是一位神。他们的后退是暂时的,不久他们就实行了他们的计划(第12节)。

7 祂又问他们说:“你们找谁?”他们说:“找拿撒勒人耶稣。”

  祂又问。耶稣仍旧在发号施令。这个时候显然犹大已经走上前来,呈上他那出卖的吻(见太26:49注释),但约翰没有提这件事。

8 耶稣说:“我已经告诉你们,我就是。你们若找我,就让这些人去吧。”

  让这些人去吧。这显示出耶稣对祂门徒的关怀。此后不久“门徒都离开祂,逃走了”(可14:50)。

9 这要应验耶稣从前的话,说:“你所赐给我的人,我没有失落一个。”

  耶稣从前的话。这是指耶稣自己的话应验,显然指约17:12含蓄的预言。

10 西门彼得带着一把刀,就拔出来,将大祭司的仆人砍了一刀,削掉他的右耳;那仆人名叫马勒古。

  带着一把刀。见太26:51注释。

11 耶稣就对彼得说:“收刀入鞘吧,我父所给我的那杯,我岂可不喝呢?”

  我岂可不喝呢?这个问题在希腊原文中是强调,显然指不久前耶稣表示愿意喝的杯(太26:42)。

12 那队兵和千夫长,并犹太人的差役就拿住耶稣,把他捆绑了,

  队。speira(见第3节注释)。

  千夫长。chiliarchos,也指一个步兵大队的指挥官(见第3节注释)。

把祂捆绑了。可能是把祂的手绑在背后。整个叙述表现出耶稣自愿的服从。耶稣死不是因为祂不能阻止,祂受痛苦也不是因为祂无法逃脱。如果没有上帝的许可,所有罗马的士兵连耶稣的一根头发也不能损伤。

[在亚那面前受审:约18:13-24。见本卷注释225页地图;233页图表]。

13 先带到亚那面前,因为亚那是本年作大祭司该亚法的岳父。

亚那。见路3:2注释;参太26:57注释。

本年。见约11:49注释。

  该亚法。见路3:2;太26:57注释。

14 这该亚法就是从前向犹太人发议论说“一个人替百姓死是有益的”那位。

  发议论。见约11:49-52注释。

15 西门彼得跟着耶稣,还有一个门徒跟着。那门徒是大祭司所认识的,他就同耶稣进了大祭司的院子。

  西门彼得。见太26:58注释。

  还有一个门徒。就是西庇太的儿子约翰,本卷福音书的作者。但就像在约13:23中那样,他在提到自己时不用自己的名字。

  认识。gnōstos。该词不表达熟悉或友谊的程度。

  院子。aulē(见太26:58注释)。

16 彼得却站在门外。大祭司所认识的那个门徒出来,和看门的使女说了一声,就领彼得进去。

  彼得却站在门外。见太26:69注释。

17 那看门的使女对彼得说:“你不也是这人的门徒吗?”他说:“我不是。”

  我不是。见太26:70注释。

18 仆人和差役因为天冷,就生了炭火,站在那里烤火;彼得也同他们站着烤火。

  生了炭火。耶路撒冷海拔大约800米,春天的早晨通常比较清冷。将这里与可14:54;路22:55进行比较。

19 大祭司就以耶稣的门徒和祂的教训盘问祂。

  耶稣的门徒。无疑指耶稣为作门徒所设的条件,间接指耶稣所自取的地位。他们试图将煽动叛乱的罪名加在耶稣身上。

  教训。见约7:16注释。

20 耶稣回答说:“我从来是明明地对世人说话。我常在会堂和殿里,就是犹太人聚集的地方教训人;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

  明明地。或“公开地”。耶稣只对大祭司所提问题的后半部分作了回答(第19节)。

  会堂。见太4:23;约6:59等。见本卷注释第56,57页。

  殿。见约7:14,28;8:20;10:23等。

  我在暗地里并没有说什么。耶稣私下里确实教导过人。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祂和尼哥底母的谈话(第3章)。这里祂否认的是他们对祂私下里组织叛乱的指控。祂的回答谴责了犹太人为了陷害祂而使用的邪恶手段。

21 你为什么问我呢?可以问那听见的人,我对他们说的是什么;我所说的,他们都知道。”

  你为什么问我呢?这里似乎是对犹太人司法的一种呼吁。根据公元12世纪犹太学者迈蒙尼德的解释,法律不能根据罪人自己的供述而判他死刑。有人置疑这种原则在耶稣的时代是否生效了。《密西拿》似乎有暗示这条原则(例如见Sanhedrin 6. 1,2,《塔木德》松奇诺版第275,281,283,284页),并且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原则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就生效了(见《历代愿望》715页)。从法律上看,我们可以想到耶稣这里是在主张祂的权利,并且要求法庭能够确保有合适的证人。

22 耶稣说了这话,旁边站着的一个差役用手掌打祂,说:“你这样回答大祭司吗?”

  打祂。希腊原文可能是用手掌打祂的脸。

  大祭司。将这里与出22:28;徒23:2-5进行比较。

23 耶稣说:“我若说的不是,你可以指证那不是;我若说的是,你为什么打我呢?”

  指证。这个得体而一针见血的回答,乃是一个实例,说明耶稣是如何解释祂在太5:39中所发命令的。

24 亚那就把耶稣解到大祭司该亚法那里,仍是捆着解去的。

  捆着。希腊原文暗示当耶稣在亚那面前预审时,祂手上的捆绑(第12节)被解开了(见太26:57注释),但当祂被带走去见该亚法时祂又被捆上了。

到……该亚法那里去。见《马太福音》第26章补充注释二。

[ 夜间在公会前受审:约18:25-27=太26:57-75=可14:53-72=路22:54-65.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25 西门彼得正站着烤火,有人对他说:“你不也是祂的门徒吗?”彼得不承认,说:“我不是。”

  西门彼得正站着。根据太26:69节,彼得也和众人围坐在火旁。

  有人对他说。太26:71显明说话的是个妇人。

26 有大祭司的一个仆人,是彼得削掉耳朵那人的亲属,说:“我不是看见你同他在园子里吗?”

  是……那人的亲属。只有约翰确定了第三个提问之人的身份。关于彼得否认耶稣,见太26:69-75注释。

27 彼得又不承认。立时鸡就叫了。

。[第一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审:约18:28-38=太27:2,11-14=可15:2-5=路23:1-5。注释主要在《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见本卷注释225页地图;233,234页图表] 。

28 众人将耶稣从该亚法那里往衙门内解去,那时天还早。他们自己却不进衙门,恐怕染了污秽,不能吃逾越节的筵席。

  衙门。praitōrion(见太27:27注释)。

  早。prōi,一个表示清晨的常用词语。prōi在可13:35中表示夜里的四更天,大概就是凌晨三点钟到凌晨六点钟。审判可能开始于大约凌晨六点钟(见《马太福音》第26章补充注释二)。

  染了污秽。约翰将吃逾越节的筵席推到后面。关于耶稣去世那年逾越节的时间,见《马太福音》第26章补充注释一。

29 彼拉多就出来,到他们那里,说:“你们告这人是为什么事呢?”

  出来。这样公会的成员就不用进去了(第28节)。

  你们告这人是为什么事呢?彼拉多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要求有正式的控告理由。

30 他们回答说:“这人若不是作恶的,我们就不把他交给你。”

  作恶的。kakopoios,该词其他地方只出现在彼前2:12,14;3:16;4:15中。路23:32,33,39中的“犯人”源于希腊词kakourgos(“一个犯了重罪的人”)。

  把他交给。他们根本没有存在证人支持的正式控告理由。他们希望彼拉多接受公会的决定,不要再对整个事件进行正式调查就判处耶稣死刑。

31 彼拉多说:“你们自己带祂去,按着你们的律法审问祂吧。”犹太人说:“我们没有杀人的权柄。”

  你们自己带祂去。彼拉多用犹太人自己的话回敬他们,因为他们刚才暗示他们的审判已经足够了。

  杀人。一般认为,判处死刑的权力在公元6年或稍后时期犹太成为罗马帝国一个省的时候就从犹太人法庭中被剥夺了。约瑟弗斯说:“亚基老的领土现在缩小为一个省,一个骑士阶层的罗马人考坡尼斯,奉差遣去作总督,被奥古斯都授予全权,包括判处死刑的权力”(《犹太战争史》ii,8. 1 [117],Loeb卷二第367页)。在其他的事上犹太人的法庭拥有全部的司法权。在涉及死刑的事上他们只能通过判决,但是必须经由罗马总督批准。但这种程序并不总是被严格遵守,比如说司提反(徒第7章),约翰的兄弟雅各(徒12:2)都被他们杀害了,这些事情约瑟弗斯至少都有记载(《犹太古代史》 xx. 9. 1)。

  《耶路撒冷塔木德》告诉我们犹太人完全司法权的丧失:“圣殿毁灭前四十年,以色列人被剥夺刑事司法权”(Sanhedrin 1. 18a,37;引自斯特拉克和比勒贝克,《新约注释》卷一第1027页)。这段记载的时间有误,但其他方面无疑是有历史依据的。

32 这要应验耶稣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的话了。

  所说自己将要怎样死。耶稣曾预言自己要被钉死(见约12:32注释)。如果耶稣要死在犹太人的手里,那祂一定是被他们用石头打死。至少有两个场合犹太人因觉得祂犯了亵渎的罪而想用石头打祂(约8:59;10:31-33)。《密西拿》说石刑是对犯亵渎罪之人的惩罚(Sanhedrin7. 4,《塔木德》松奇诺版第359页)。关于古代用石头行刑的方式,见约8:7注释。

33 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祂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

  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这是彼拉多第二次问同样的问题了,第一次记载在太27:11(见该处注释;参《历代愿望》726,727页)。

34 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

  你自己。即真的是你自己有兴趣了解真理吗(参《历代愿望》726,727页)?

35 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

  我岂是犹太人呢?骄傲致使彼拉多否认他有任何兴趣来了解耶稣的使命。

36 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

  这世界。关于耶稣来要建立之属灵国度的性质,见太3:2,3;4:17;5:2;可3:14注释。

  争战。地上的王国是靠军事力量建立的,但耶稣的国度不是属于这世界的。耶稣否认了犹太人对他所谓阴谋叛乱的控告。

37 彼拉多就对他说:“这样,你是王吗?”耶稣回答说:“你说我是王。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间,特为给真理作见证。凡属真理的人就听我的话。”

  你是王吗?这个问句的希腊原文结构期待否定的回答。

  来到世间。道成肉身来到世间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恩典的国,以此为建立荣耀的国做准备(见第36节注释)。

  为给真理。关于“真理”的定义,见约8:32节注释。经过数个世纪的黑暗和歪曲,那大骗子遮蔽了关于上帝,世人以及救恩的真理。

  听我的话。他们听主的话就像羊群听从牧人的话一样(约10:3,16)。

38 彼拉多说:“真理是什么呢?”说了这话,又出来到犹太人那里,对他们说:“我查不出祂有什么罪来。

  真理是什么呢?彼拉多因耶稣的话大为震撼,他想听到进一步的教训,但外面的暴徒吵嚷着要他作出决定,彼拉多没有等待耶稣的回答,因此他错过了一个金子般的机会。和腓力斯一样(徒24:25),彼拉多在等待一个更有利的机会。但是即便后来再给他更好的机会,他仍旧会像现在这样拒绝的。彼拉多几年之后自杀了(见太27:24注释)。

查不出祂有什么罪。彼拉多确信耶稣是无辜的,应该立即释放。

[第二次在彼拉多面前受审:约18:39至19:16=太27:15-31a=可15:6-19=路23:13-25.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见本卷注释225页地图;233,234页图表]。

39 但你们有个规矩,在逾越节要我给你们释放一个人,你们要我给你们释放犹太人的王吗?”

  犹太人的王。将这里与可15:9进行比较。将路加和约翰的记载进行对照,可以看出耶稣在希律面前受审(见路23:6-12),发生在约翰所记录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之前。

40 他们又喊着说:“不要这人,要巴拉巴!”这巴拉巴是个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