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42路加福音 > 正文

路加福音04--SDA圣经注释

第 4 章

提要:1 基督受试探和禁食。13祂胜过魔鬼: 14 开始传道。16 拿撒勒人钦佩祂的恩言。33祂治好了一个被鬼附的人,38 彼得的岳母,40 和各种各样的病人。41 鬼魔承认基督,并因此受到斥责。43祂在各城之间传道。

[ 耶稣受试探:路4:1-13=太4:1-11=可1:12,13。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1 耶稣被圣灵充满,从约但河回来,圣灵将祂引到旷野,

  被圣灵充满。这里是指洗礼时领受圣灵(见路3:21,22)。

  引。原文动词的时态暗示,圣灵这里的引领不限于去旷野的路上,而是一直贯穿于祂在旷野停留期间。

2 四十天受魔鬼的试探。那些日子没有吃什么;日子满了,祂就饿了。

  四十天。马太明确指出,三个大试探发生在四十天将近结束的时候(见太4:2,3注释),路4:2节的后半部分也证明了这一点。耶稣刚入旷野时,好像被包围在天父的荣光之中,后来当荣光退去时,祂就独自留下与试探作战了(《历代愿望》118页)。撒但的试探在耶稣禁食的四十天中一直追随着祂;在这段时期临近结束时出现了第3-13节提到了三个试探的高潮(见《预言之灵》卷二第90页)。

3 魔鬼对祂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吩咐这块石头变成食物。”

  这块石头。或许撒但指的是一块特别的石头,很像东方那种扁而圆的饼(见太4:3注释)。

4 耶稣回答说:“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

5 魔鬼又领祂上了高山,霎时间把天下的万国都指给祂看,

  霎时间。stigmē,源于stizō,stizō直译是“给皮肤刺染图案,文身”,即“刺”或“刺穿”,因此含有“一刹那”的意思。我们也可以说,“在一秒钟之内”或“钟表一声滴答之间”。有译本为“眨眼之间”。

6 对祂说:“这一切权柄、荣华,我都要给你,因为这原是交付我的,我愿意给谁就给谁。

  交付我的。即亚当犯罪时所失去的。撒但在堕落之后就一直标榜自己是这世界的“王”(《历代愿望》114页)。他忘记了亚当正是因为对造物主的忠贞和顺从才得以拥有这个世界。撒但暗示说亚当已经选择了他作为自己的统治者以及在天上的代表。原文的“我”是强调的。我们几乎可以看见撒但在提出这项要求时的姿态。

7 你若在我面前下拜,这都要归你。”

8 耶稣说:“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事奉祂。”

9 魔鬼又领祂到耶路撒冷去,叫祂站在殿顶(“顶”原文作“翅”)上,对祂说:“你若是上帝的儿子,可以从这里跳下去;

10 因为经上记着说:主要为你吩咐祂的使者保护你;

  保护你。diaphulassō,“用心保护你”(见太4:6注释)。

11 他们要用手托着你,免得你的脚碰在石头上。”

12 耶稣对他说:“经上说:‘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

13 魔鬼用完了各样的试探,就暂时离开耶稣。

  各样的试探。直译是“每一个试探”见太4:11注释。

暂时。就是直到另有机会方便的时候。基督从最初就一直受那试探者所攻击(《历代愿望》71,116页)。

[ 耶稣加利利传道时期的开始:路4:14,15=太4:12=可1:14,15。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14 耶稣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祂的名声就传遍了四方。

  能力。dunamis,英语的“炸药”源于该词(见路1:35注释)。圣灵在创造(见创1:2)和再造(见约3:5)的过程中都是积极的媒介。上帝的国“大有能力”地临到(见可9:1)。圣灵的能力在耶稣道成肉身的时候荫庇着马利亚(见路1:35)。在耶稣品格培养的事上,马利亚也是通过圣灵获得智慧与上天合作的(《历代愿望》69页)。但圣灵在耶稣受洗的时候以一种特别的方式降在祂身上,用神圣的能力充满祂,为要让祂完成祂的使命(见约3:34注释)。后来门徒得着应许,“圣灵”要“降临”在他们身上,他们必得着能力,去为那被钉而又复活之救主的荣耀信息作见证(见徒1:8;参徒2:1-4)。

  名声。ph?me,“报道”或“声誉”;来自动词ph?mi(“说”)。一个人的“名声”就是别人对他的评价。耶稣的“名声”随着有关祂消息的讲述“传遍了四方”。

15 祂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众人都称赞祂。

  祂……教训。原文的意思是“祂不断地教训人”。教训是基督传授真理常用的方式。现在人们常用传播真理的方法是宣讲,而不是教训。教训比宣讲更为有效,在教训中听众是参与者,而在宣讲中他们只是被动的领受者。耶稣曾屡次发表较为正式的讲道,比如登山宝训和关于生命之粮的讲论。但即便是登山宝训,圣经也记载说,“祂开口教训他们,说”(太5:2)。那些将教训加入讲道的传道人有福了。

  各会堂。就是加利利的各会堂。关于这些会堂及其侍奉,见本卷注释第56-58页。路加提到耶稣教训人的会堂。可能是预示他下面所要叙述的事(第16-30节)。紧接着拿撒勒会堂中所发生的事,他叙述了另一件发生在迦百农会堂的事(第31-37节),并再次提到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第44节)。

称赞。或“尊荣”“称赞美”。加利利是比犹太地更适合救主工作的园地(《历代愿望》232页)。无论耶稣走到哪里,“众人都喜欢听祂”(可12:37)。

[ 耶稣在拿撒勒第一次遭到拒绝:路4:16-30。见本卷注释218页地图;229-231页图表。见本章补充注释] 。

16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祂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

  到拿撒勒。耶稣于公元27年秋天离开木匠铺,开始祂的公开传道后,这是祂第一次访问拿撒勒(《历代愿望》236页)。现在可能是公元29年晚春,祂公开传道已将近过去一半了。一年之后,可能是公元30年的早春,耶稣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历代愿望》241页)访问拿撒勒。第一次访问只在本章的第16-30节有记载;关于第二次访问,见可6:1-6注释。耶稣的母亲,弟兄和姐妹仍旧住在拿撒勒(《历代愿望》236页),这个特殊的安息日,他们肯定也在会堂敬拜的人群中。

长大。见太2:23;路2:51,52注释。

在安息日。路加简单地叙述耶稣有在安息日参加神圣会堂侍奉的习惯,并特别指明安息日是一周的第七日(路23:56至24:1),使那些爱他们的主并愿跟随祂脚踪的基督徒明白自己的责任(见约14:15;彼前2:21)。和犹太人一样,基督在世亲自遵守每周的第七日,表明安息日从西奈山赐下律法或自创造开始从来没有废除过。基督“也是安息日的主”(可2:28);即祂创造了这一日(创2:1-3;参可2:27)并宣称这是祂的日子。祂对这日的遵守因此也成了基督徒应该效法的完美榜样。无论是从遵守的时间上,还是从遵守的方式上。此外,我们今天所有的星期无疑是从基督的时代不间断地延续下来的。因此,我们今天所守的一周的第七日就是当年基督所守的安息日。从那个时代至今,数以百万的犹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关于一周第七日的计算,他们不可能所有的人同时出错。

  祂平常的规矩。基督有在安息日参加会堂正常侍奉的习惯。就是在这个拿撒勒的会堂中,当耶稣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便经常被叫起来念先知的教训。祂从熟悉的经文知识中引出刺透人心的教训(《历代愿望》74页;参70页)。耶稣似乎经常利用人群聚集的机会在犹太地和加利利的会堂中教训他们(见太4:23;12:9;13:54;可1:21;6:2;约18:20等;见路4:15注释)。连保罗后来在外邦国家也是这么做的(徒13:14,15,42)。

  会堂。关于古代会堂及其侍奉,见本卷注释第56-58页。关于一个迦百农会堂的遗址,见约6:59注释。

  站起来。为了表示对经文的尊重,在公开场合念的人要保持站立。律法书和先知书要这样念,而圣文集就不享有这样的地位(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7页;卷五第57,58页)。

  要念。anaginōskō,在《新约》中常用来表示公开朗读经文(见徒13:27;15:21;西4:16;帖前5:27),但也可以用来指私下的朗读(见太24:15;路10:26;徒8:28)。耶稣回到拿撒勒后很可能应邀朗读经文并发表讲道的,这是任何一个有资格的以色列人,即便是那些未成年人,都可能被要求做的工作。耶稣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就经常被要求这样做(《历代愿望》74页),祂在犹太地作为一个教师的名声(见约3:26;《历代愿望》181页)使得现在祂的乡邻急切地想要听听祂都说些什么。那些朗读先知书中选段的人通常都会被期望进行讲道。

17 有人把先知以赛亚的书交给祂,祂就打开,找到一处写着说:

以赛亚。据称在基督的时代,人被要求读先知的教训并发表讲道时,他会选一部分来读。耶稣专门要求的是先知以赛亚的书卷(见本章补充注释)。

书。biblion,“一本书”,或“一卷书”。英语的“圣经(Bible)”来自这个词。这本“书”是一个卷轴。见本卷注释第113页。

  交给祂。执事(chazzan)的责任是将圣书卷从柜子中取出交给读的人,并在宣读结束时将书卷放回柜子中(见本卷原文第56页)。因此按照会堂的礼节,chazzan将先知的书卷从柜子中取出,揭去上面的覆盖,并将其卷着交给耶稣。耶稣显然不仅说百姓通用的语言,而且还精通阅读希伯来文,一种当时除了用于宗教之外几乎已经不再流通的语言。这一日的教训总是用希伯来文宣读的。

  打开。或“展开”。

  找到一处。耶稣不断地从书轴处展开书卷直到祂找到了自己想要读的章节,同时用另一只手把越过去的部分卷上(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33页图片)。赛61:1,2差不多是在书卷的最后了。

  写着说。路加引用与与七十士译本的赛61:1,2a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一,路加遗漏了许多古代手稿上都有的一句:“医好伤心的人”,其二,路加对赛58:6加了一句解释:“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路加在写福音书时,手头可能就有七十士译本(见路3:36注释)。路加上面的做法是犹太人的一个常见做法,可以将不同的经文串在一起(见可1:2注释)。

18 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

  主的灵。关于圣灵在耶稣世上传道中的作用,见太3:16;4:1注释。

  在我身上。耶稣受洗时,圣灵降在祂身上,使祂有能力承担在世的使命(见路3:21,22;约1:32;徒10:38)。

  膏。chriō,基督受膏者的称号,就是由此演化而来(见太1:1注释)。在弥赛亚的背景下,这句话可译为:“祂使我成为基督”,或“祂使我成为弥赛亚”(见对赛61:1的注释)。

  福音。见可1:1注释。

  贫穷的人。贫穷的人经常受制于冷酷无情的官员,商人和他们邻居。此外,人们通常认为贫穷乃是上帝的咒诅,即他们的不幸是自己犯罪的结果。很少有人对他们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耶稣对穷人的关爱就是祂弥赛亚身份的显著证据,这也是祂让当时正遭受牢狱之灾的施洗约翰所要注意的一点(见太11:5)。今生贫穷的人经常感到他们的需要以及对上帝的依赖,因此对福音的宣讲通常比较容易接受。耶稣的福音对贫穷的人来说意味着解脱,对愚昧的人意味着光明,是遭受痛苦患难之人的安慰,这福音也释放了那些被罪恶捆绑的人。

  任何真心救助穷人的人都会被特别看作是公义的,并且施舍也变成了公义的同义词(见徒10:2-4注释等)。很多时候,施舍不是出于真心帮助穷人,而是为了欺世盗名(见太6:1-4;约12:5注释)。然而,对同胞情感的需要表示真切的同情,正是对“清洁的虔诚”(见雅1:27),真实的转变(约壹3:10,14),对上帝的爱(见约壹3:17-19;4:21),预备好进天国(见太25:34-46)的最好见证。

  或许耶稣同时也在想“虚心的”人(见太5:3注释),就是那些需要属灵事物过于需要物质财富的人。那些“虚心的”人意识到了自己属灵的需要。基督向他们应许了天国无限的资源。实际上,福音的宣讲正是对那些感到自己的需要过于这个世界所能提供的人才最有效(参启3:17,18)。正是这些人,他们在信心上是富足的,他们聆听且注意福音的信息(见太7:24注释),他们是“承受……国”的人(见雅2:5)。这才算作是“财宝在天上”(见路12:21,33;18:22)。

  被掳的。不是指真正的俘虏,而是指那些在身体,思想和心灵方面成了撒但囚虏的人(见罗6:16)。耶稣没有从监牢里释放施洗约翰。这些“被掳的”是困顿在撒但“监狱”里的“灵”(见彼前3:19),他们困在“他(魔鬼)的网罗”里并“被魔鬼(他)任意掳去”(见提后2:26)。

  瞎眼的。不仅指肉身的盲目,也指属灵上的盲目(见太15:14;23:16-19,26;约9:39-41)。

  得自由。这是赛58:6的解释(见路4:17注释)。除了律法书,在读先知书的时候,允许从一段跳到另一段。

  受压制的。“那受压制的得自由”主要也是从属灵的意义上讲的。这个希伯来文词语在赛58:6中译为“被欺压的”在赛42:3中译为“压伤的”,预言基督“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这个词在赛42:4里译成“丧胆”。耶稣来就是要将人从罪的重担下解救出来,除去压在犹太人身上严格的拉比式限制(见太23:4;参太11:28-30)。

19 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

  悦纳人的禧年。即福音的年代,就是那些感到他们属灵需要的人(虚心的人),那些心中痛苦的人(伤心的人),那些被罪囚禁、对属灵事物盲目的人,那些被魔鬼打伤压制的人可以期待从罪中得释放的时候。“上帝悦纳人的禧年”使人想到了禧年。那是奴隶得自由,债务被勾销,转让土地归原主的时候(见利25:10,15,24注释)。

  此时耶稣结束了祂对赛61:1,2的朗读。下一句话,对于爱国心切的犹太人来说是整段经文的高潮──“我们上帝报仇的日子”──耶稣没有念。犹太人一厢情愿地认为,救恩是属于他们的,而报应是归给外邦人的(见诗79:6)。犹太人认为救恩是一个国籍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对上帝顺从的问题,这导致了他们对基督真实性质的盲目并使得他们弃绝了祂。他们期待弥赛亚作为一支威武雄师大有能力的首领出现,扫灭他们一切的压迫者并使全世界归服于以色列的权势之下(《历代愿望》30,236页)。

  导致犹太人这种根本错误的原因是,他们故意忽略那些指明弥赛亚必须受苦的预言,而误用了那些论到祂第二次来临时所得荣耀的经文(《历代愿望》30页)。正是因为骄傲,偏见和先入之见,才使他们陷入属灵盲目的状态(见《历代愿望》65,212,242页)。他们的盲目不在于照射在他们身上的亮光有多少,而在于如何运用这些亮光。他们喜欢认为上帝的审判是为别人存留的,所以当耶稣甚至连提都不提这一点时,他们就感到非常奇怪了。当耶稣在祂的讲道中赞扬外邦人的信心时,也就是在暗示犹太人缺少信心了,因此听众就愤怒疯狂了(见第25-29节)。

  关于犹太人对弥赛亚国度所持的错误观念,详见太3:7;4:9;5:2,3;路1:68注释。关于祂国度的真实性质,见太3:2,3;4:17;5:2,3;可3:14注释。

20 于是把书卷起来,交还执事,就坐下。会堂里的人都定睛看祂。

  把书卷起来。即把《以赛亚书》单独绕轴卷起来(见第17节注释)。

  执事。hupēretēs,直译是“划船的人(underrower)”,因此表示任何用手服务的人,“仆人”。这里路加显然是指chazzan(执事),将书卷放回柜子中的人(见第17节注释)。

  坐下。习俗要求念律法书和先知书的人要站着宣读。但宣读之后的讲道,说话的人可以坐在一个特别的座位上,这个座位有时被称为“摩西的椅子”。这把椅子位于宣讲台附近一个高起的平台上。或许基督经常是坐着讲道并施行教训的(见太5:1;可4:1;路5:3;约8:2)。祂的门徒,至少偶尔也遵循着这个习惯(见徒16:13)。见本卷注释第57页。

  定睛。此时,由于大家注意力的聚集(见徒6:15;10:4等)和耶稣脸上严肃的表情,会堂里无疑弥漫着一种紧张的气氛。在两次洁净圣殿的时候(见《历代愿望》157,158,591页;见路2:48注释)也出现这样的情形。这种非常的气氛似乎预示着要发生什么事。

21 耶稣对他们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

  说。耶稣通常被人看作是一个拉比或教师(见约1:38,49;3:2;6:25)。作为一个来访的拉比,人们普遍期待祂会受邀请讲道,尤其考虑到拿撒勒是祂的家乡,并且正是在这个会堂里,耶稣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开始念经上的话了(见路4:16注释)。很明显,路加只记述了基督在这个场合所发表之论述的概略,可能特别选择了那些记在第22节中产生了效果和第28,29节中产生强烈反应的话。

  今天。这个宣告无疑使百姓意识到耶稣认为他们是贫穷,伤心,被掳,瞎眼和受压制的(《历代愿望》237页)。耶稣在祂的传道过程中屡次引用《旧约》先知的话并宣告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历代愿望》242页)。

  这经。那些坚持认为耶稣从来没有视自己为《旧约》预言之弥赛亚的人应该好好思考这句话。基督时代的犹太人把赛61:1,2当作一个清楚无误的弥赛亚预言来理解的。

22 众人都称赞祂,并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又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

  众人都称赞祂。拿撒勒的百姓听说了那在耶稣犹太地传道过程中伴随着祂的能力(见太4:12注释)。现在他们也亲自感到了祂讲道的能力。他们知道自己所听说的不是出于夸张。

  恩言。耶稣所说的话一定比这里所记的多得多。感人的恩言使众人着迷了。

  这不是。这个问句的形式在希腊文中暗示提问者期待肯定的答复。他们的询问并非表达自己的不确定,而是一种惊讶。多年与耶稣的相识使得他们看祂是和他们一样的普通人,尽管祂或许不像他们那么坏。他们不相信这个他们如此熟悉的人就是那应许的一位。他们的缺少信心使他们困惑了。

  约瑟的儿子。耶稣通常被人看作是“约瑟的儿子”(见路2:33,41;3:23注释)。耶稣的母亲,弟兄,姐妹仍旧生活在拿撒勒(见太13:54-56;《历代愿望》236页),现在无疑也在听众之中。可能当众人心里想“这不是约瑟的儿子吗?”之时,他们的目光也就自然落在了耶稣的家人身上。人们不得不想一想马利亚的心情此时此地是怎样的呢(见路2:34,35,51)。

23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必引这俗语向我说:‘医生,你医治自己吧!我们听见你在迦百农所行的事,也当行在你自己家乡里’”;

  必。pantōs,“总之”,“必定”,“无疑”。Pantōs用来强调肯定或否定(见徒18:21;罗3:9)。耶稣看着祂听众的脸,也读懂了他们的心。祂清楚地知道那困扰着他们的想法。祂努力想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状态(见路4:23-27),但这只能使他们更加愤怒,并想要杀他。耶稣经常显明祂能读懂人的思想,由此证明祂的神性(见路2:48注释)。

  医生,你医治自己吧。这显然是一个谚语。这个谚语的希伯来版本是:“医生,治治你自己的瘸腿吧”。同一种观念用不同的形式表达了出来。希腊人和古代其他民族都用类似的谚语,来讽刺失败的治疗。耶稣演讲的这一部分(见太27:42节)证明了祂能看透他们隐秘的思想。

  解经家们认为耶稣向众人传递的不是这则谚语本身所有的精确意思。有些人认为耶稣是在这样解读他们的思想,“你向其他人(指迦百农的百姓)显示了许多医病的相关的神迹,现在也向你自己的同胞(就是拿撒勒的百姓)显一个神迹吧。你称自己是预言所指的弥赛亚,让我们看几个神迹吧”。人们经常向耶稣要求看“神迹”,但祂从未应允过(见太12:38,39;可8:11,12;约6:30-32)。

  百姓这个未说出口的要求,表明耶稣在祂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没有行过神迹,而不像旁经福音所宣称的那样(见路2:52注释)。拿撒勒的百姓要祂在本地建立自己的名声,好像是在说,“在这里你证明你自己吧”。

  在迦百农所行的。许多解经家认为这里提到迦百农的神迹,证明这件事发生在基督加利利传道的后期,并证明路加关于耶稣访问拿撒勒的叙述,和记载在太13:54-58以及可6:1-6中的是同一件事。然而,考虑到大臣的儿子是在迦百农治好的(尽管耶稣当时在迦拿),并且迦百农全城因此而轰动(《历代愿望》200页),上面的结论就不合理了。大臣的儿子得医治发生在此次访问拿撒勒数月之前(见约4:53注释;见本卷注释230,231页图表)。此外,加利利的百姓显然听到了耶稣在犹太地所行神迹的风声(见约4:44,45;《历代愿望》196页)。尽管耶稣曾短暂访问过迦百农城(见路4:14,15;约2:12),但实际上这里正式持久的传道还没有开始(见太4:12,13注释)。见本章补充注释。

24 又说:“我实在告诉你们,没有先知在自己家乡被人悦纳的。

  实在。amēn,“的确”,或“真实”(见创15:6;申7:9;太5:18注释)。

  没有先知。耶稣来到祂自己家乡的人面前,他们却不接待祂(参约1:11)。骄傲的心使他们在这个木匠、在这个他们从小就熟知的人身上认不出那应许的一位(《历代愿望》237页)。

25 我对你们说实话,当以利亚的时候,天闭塞了三年零六个月,遍地有大饥荒,那时,以色列中有许多寡妇,

  三年零六个月。关于这场饥荒的过程,见王上18:1注释(参雅5:17)。

26 以利亚并没有奉差往他们一个人那里去,只奉差往西顿的撒勒法一个寡妇那里去。

  没有……往她们一个人那里去。那些硬着心肠不信的人,感觉不到自己的需要,上帝也不能为他们做什么(见太5:3注释)。我们在上帝面前的地位,不是看我们有多少亮光,而是看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亮光(《历代愿望》237页)。值得注意的是,《路加福音》主要是为外邦人写的,而也只有他记录了耶稣这些称赞相信的外邦人而谴责不信的以色列人的话。

  撒勒法。地中海东岸靠近现代撒拉梵(Sarafand)的一座城,位于推罗以北大约24公里。基督此处提到这件事,作为祂引用第23节的谚语所传递之真理的第一个说明。正是因为拿撒勒镇上那些人缺少信心,才使得祂不能在这施行神迹(可6:5,6)。祂并非不能行神迹,而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接受祂所甚愿倾赐给他们的福分。

  一个寡妇。见王上17:8-24。

27 先知以利沙的时候,以色列中有许多长大麻疯的,但内中除了叙利亚国的乃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

  许多长大麻风的。耶稣为祂在第23节中引用的谚语提供进一步的说明。关于乃缦得医治,见王下5:1-19。耶稣提到的“以色列中……许多长大麻风的”记载在王下7:3。

28 会堂里的人听见这话,都怒气满胸,

  会堂里的人听见。拿撒勒人并非听不出耶稣话中的含义。他们清楚地明白了祂的意思。可能他们的记忆中闪过了一些从救主孩童和少年时期开始的事件──耶稣对正义的忠诚,无声地谴责了他们错误的行为(《历代愿望》89页);现在主含蓄的责备沉重地落在他们充满抵抗的心里。他们心中一度意识到了自己品格的邪恶以及对真悔改和转变的需要,但他们邪恶的心又起了叛逆(见罗8:7)。真理的光一时穿透了他们昏暗的灵魂,但骄傲和偏见又使他们犹豫的思想黑暗了。

  怒气满胸。百姓意识到耶稣正是在说他们自己,就不愿再听下去了。接受耶稣的话就必须承认他们并不比异教徒好多少,而后者在他们眼中只不过像狗一样,因此他们拒绝这样做。他们不愿意使自己的心灵谦卑。耶稣的话与那些他们惯听的“柔和的话”有多么大的差别啊(见赛30:10注释)!很明显,拿撒勒的百姓仍愿继续留在贫穷,瞎眼和受压制的状态中(见路4:18)。尽管他们总是受到伤害,但他们自觉有罪的良心还是迫不及待地要止息真理刺透人心的话语。强烈的民族骄傲使他们非常憎恨福音应传给外邦人的思想,并且他们在自己毫无道理的偏见和固执之中正准备要杀害生命之君呢(见徒3:15)。

29 就起来撵祂出城(他们的城造在山上);他们带祂到山崖,要把祂推下去。

起来。拿撒勒的百姓在耶稣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厌烦了。他们“不接待祂”(约1:11)。即便是在安息日,谋杀的恶念已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准备要除灭祂。

……上。在山上,而不是在山崖上。

  山崖。即小山突出的岩石上。这一事件传统说法中的地点,所谓的“卤莽山”,坐落在拿撒勒城外,离城的距离超过了安息日限制的旅行里程。更有可能的是,百姓带耶稣上了城西南角九或十二米高的一块石灰岩悬崖,下面就是马龙派的修道院。

30 祂却从他们中间直行,过去了。

  直行。像另一次那样(参约8:59)。天使们将耶稣保护起来并引祂到一个安全的地方,他们在历世历代中也是这样保护上天的见证人(见《历代愿望》240页)。罗得是这样(见创19:10,11),以利沙也是这样(见王下6:17,18),连许多现代的人也同样得蒙他们的保护。耶稣在圣天使的保护下从群众“中间直行”(见《历代愿望》240页)。在诸多时候,那些想要取耶稣性命之人的邪恶企图都会受到限制(见约7:44-46;10:31-39),因为祂的工作还没有做完,祂的“时候还没有到”(见约7:30)。

过去了。就像前面所提到的,这回基督受洗之后第一次访问拿撒勒可能发生在公元29年的晚春或初夏(见第16节注释)。祂下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访问这里是在将近一年之后,公元30年的早春,逾越节前不久(见可6:1-6注释)。

[ 转移到迦百农:路4:31;太4:13-17;可1:14,15。注释主要在《马太福音》]。

31 耶稣下到迦百农,就是加利利的一座城,在安息日教训众人。

  下到。从山上拿撒勒的村庄到加利利湖边的迦百农大约有32公里的距离,这里用的是“下”──因为两个地方的垂直关系是从海拔349米到海平面以下209米。很可能马利亚和她的家人都陪同基督一起去了迦百农。

加利利的一座城。这可能是路加为他的读者增添的解释。他们不是都熟悉巴勒斯坦的地理(见本卷注释第664页)。

[ 会堂里被鬼附着的人:路4:31b-37;可1:21-28。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在安息日。这是主日常的习惯(见第16节注释)。

  教训众人。原文的意思是“不断地教训他们”。涉及一段时间。耶稣的教训开始于迦百农会堂。并可能集中在那里。

32 他们很希奇祂的教训,因为祂的话里有权柄。

  很希奇。人们对耶稣的教训经常感到惊奇(见太7:28,29;13:54;可6:2)。

  权柄。exousia,(见路1:35注释)。关于耶稣说话时感人至深的态度和方式,见《历代愿望》237,253-255页。

33 在会堂里有一个人,被污鬼的精气附着,大声喊叫说:

  在会堂里。可能就是那位罗马官员为迦百农人建造的会堂(见路7:5)。

  鬼。见《马可福音》第1章补充注释。

34 “唉!拿撒勒的耶稣,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你来灭我们吗?我知道你是谁,乃是上帝的圣者。”

  唉。ea,有人认为它是动词eaō(“让”,“允许”)的祈使式,但更可能它只是一个表达惊奇、不悦、愤怒或焦虑的感叹词ea。

35 耶稣责备他说:“不要作声,从这人身上出来吧!”鬼把那人摔倒在众人中间,就出来了,却也没有害他。

  没有害他。人们本以为那鬼还要害他(见可1:26注释)。只有医生路加记录了这个重要的细节。

36 众人都惊讶,彼此对问说:“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祂用权柄能力吩咐污鬼,污鬼就出来。”

37 于是耶稣的名声传遍了周围地方。

[ 彼得的岳母;病人傍晚得医治:路4:38-41;太8:14-17;可1:29-34。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38 耶稣出了会堂,进了西门的家。西门的岳母害热病甚重,有人为她求耶稣。

  出了。这里可能是指耶稣离开会堂。

  害。sunechō,“抓在一起”这里可能指“抓紧”。

  热病甚重。就是“高烧”。这是一个医疗术语。根据一些资料,希腊医学将发烧分为两等──“大”和“小”,即“高”烧和“低”烧。

39 耶稣站在她旁边,斥责那热病,热就退了。她立刻起来服事他们。

  耶稣站在她旁边。就像一个医生。

40 日落的时候,凡有病人的,不论害什么病,都带到耶稣那里。耶稣按手在他们各人身上,医好他们。

41 又有鬼从好些人身上出来,喊着说:“你是上帝的儿子。”耶稣斥责他们,不许他们说话。因为他们知道祂是基督。

  鬼。见《马可福音》第1章补充注释。

  你是上帝的儿子。这是比前次污鬼所说之话更加肯定的陈述(见第34节)。

  许。耶稣马上禁止他们说话,因为这样的见证可能被理解为祂是他们的同伙(见可3:11注释)。

基督。就是弥赛亚。原文的定冠词说明基督是一个称号,而不是人名(见太1:1注释)。

[第一次加利利之旅:路4:42-44;太4:23-25;可1:35-39。注释主要在《马可福音》]。

42 天亮的时候,耶稣出来,走到旷野地方。众人去找祂,到了祂那里,要留住祂,不要祂离开他们。

  旷野。erēmos(见路1:80注释)。

  留住祂。他们想要阻止基督离开他们,很明显,他们尽可能地阻止祂的离去。

43 但耶稣对他们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上帝国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为此。”

44 于是耶稣在加利利的各会堂传道。

  加利利。有文本是“犹太”。路加笔下的“犹太”似乎就是“巴勒斯坦”。既然路加主要是为非巴勒斯坦人写的,他可能认为“犹太”已足够和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意思(见本卷注释第664页)。

第4章补充注释

  耶稣第一次在拿撒勒遭到拒绝是在公元29年的逾越节之前还是之后,存在一些意见上的分歧。按照某种观点,这次访问拿撒勒和随后的事件,还有第一次加利利之旅,都发生在逾越节之前。得出这种结论,是将太4:12、可1:14中提到的基督从犹太地退往加利利(因为施洗约翰的囚禁)和约4:1-3中提到的祂的退隐(由于祂的门徒和约翰的门徒之间的争论)相提并论。

  这种观点的依据是:(1)奥姆斯特德(《历史角度的耶稣》,第281页)指出,耶稣这次宣读赛61:1-3,是在犹太人会堂里举行的三年一循环宣读律法书和先知书的第62次逾越节仪式。他认为这次逾越节仪式的读经是“在公元28年12月28日”。(2)否则同观福音的作者不会一致对在公元28年逾越节和公元29年逾越节之间事件的记录上保持沉默,而相比之下,公元29年逾越节到公元30年逾越节之间发生之事的叙述是很完整的。(3)耶稣此次访问拿撒勒时路加没有提到祂的门徒。有人认为,耶稣在迦拿和那大臣见面后,差遣祂的门徒去了迦百农,自己则独自去了拿撒勒,所以他们就没有看见他在拿撒勒的被拒。见本卷注释230,231页图表。

  这种观点的难点在于:

  1.奥姆斯戴得声称,耶稣宣读赛61:1-3,因为《以赛亚书》是固定为特别的安息日所作的三年一循环宣读的先知书。它以一份三年一循环宣读列表为基础,这份列表可追溯到公元600年,是在开罗法斯塔会堂的一间存储破旧书卷的屋子(genizah)里发现的。众所周知,三年一循环一度曾在巴勒斯坦施行,但没有证据显示公元70年耶路撒冷毁灭之前会堂的安息日宣读安排有特别的先知书宣读。此外,奥姆斯戴得引用雅各曼(《圣经在古老会堂中的朗读和宣讲》,第481,569,573页)的话来支持赛61:1-3的使用是第62次逾越节仪式上选自先知书的宣读,而实际上,雅各曼总结说,来自赛61:1-3节的宣读直到新约时代很久以后,都不是作为三年一循环的第62次逾越节仪式典礼上先知书的宣读(第481-487页)。以三年一循环的第62次逾越节仪式来追溯第一次拿撒勒遭拒绝的时间是没有根据的。此外,根据《预言之灵》卷二第110页,“在礼拜将近结束的时候”,在通常的先知书宣读和长老劝戒之后(见本卷注释第57页),“耶稣带着平静的尊严站起来,要求他们把先知以赛亚的书给祂”。很明显,读哪一段是耶稣自己选择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57,58页)。见本卷注释第265页词条“奥姆斯特德(Olmstead)”。

  2. 关于同观福音作者保持沉默的论点,需要把包括第一次拿撒勒遭拒绝和第一次加利利之旅在内的加利利传道中的事件,划归到公元28-29年的逾越节。这种论点最好避而不谈,而且没有说服力。约翰没有记录加利利传道工作,就像其他三位同观福音的作者没有记录犹太地的传道工作。据我们所知,同观福音的作者都没有亲眼见过犹太地的传道。可能犹太地的传道和加利利传道比起来没有什么效果(见《历代愿望》194,232页),所以同观福音书的作者觉得记录犹太地的经历没有什么意义。见路4:23注释。

  3.第三个论点也是关于福音书作者的沉默的,因此不再赘述。由此看来,第一种观点缺乏确实的证据。

  有人认为第一次在拿撒勒被拒绝是发生在公元29年春天的逾越节之后,理由如下:

  1.约翰说明他在约4:1-3所记载耶稣从犹太退往加利利,是因为施洗约翰的门徒和耶稣的门徒之间起了争论(见约3:25-36;4:1,2),同时他强调争论发生时约翰还没有被下在监里(约3:23-26)。如果约翰被下在监里停止了工作,那还怎么会有关于“祂(耶稣)收门徒,施洗,比约翰还多”(约4:1)的争论呢?如果约翰被下在监里,他就不会再施洗了,同时他的门徒也就几乎不可能再去争论谁为大的事了(约3:23,26,30;参约4:1)。根据《历代愿望》179页,当“约翰的门徒心怀不平地来见约翰”时,他“的任务似乎将告结束,但他仍可能拦阻基督的工作”。如果他选择那样做的话。他仍旧在讲道并施洗。他在监狱里是很难“拦阻基督的工作”。从这些原因来看,很难将同观福音太4:12、可1:14所记的隐退和约4:1-3的记载的划上等号。圣灵的启示将前者和约翰的下监联系在一起,而将后者和两群门徒之间的争论联系在一起。

  2. 《历代愿望》231,232页和《福山宝训》第2页清楚地将同观福音太4:12、可1:14中记载的退隐放在《约翰福音》第5章所记事件──发生在公元29年的逾越节──之后。根据预言之灵所提到的这些证据,如果把同观福音的作者所说的退隐和约4:1-3所记的相提并论,除非否认拿撒勒第一次被拒、迦百农的早期传道、海边的呼召以及第一次加利利之旅属于加利利传道一部分,要不然就不可能成立。

  3.耶稣数周之后在迦百农的会堂里(《历代愿望》255页)再次提到了赛61:1-3的信息,祂似乎用了和祂在拿撒勒时类似的话语。这些话语是祂在后来的场合中多次用到的(见《历代愿望》237页;参242页)。因此,耶稣在拿撒勒读赛61:1-3,以及根据它所作的讲道,都是出于祂自己的选择(见本卷注释第57页;《预言之灵》卷二第110页),并且祂的讲道经常选自这段经文来说明祂使命的性质和目的。

  因此,将耶稣第一次在拿撒勒遭到拒绝放在公元29年的晚春似乎更合适一些。见本卷注释第193,247页;见229页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