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启示录书的研究-乌利亚斯密斯 > 正文

第001章 神圣预言启示的方法

第一章 神圣预言启示的方法

  启示录开篇就宣布了本卷的书名,并祝福那专心听从其庄严预言的人。

启1:1耶稣基督的启示,就是上帝赐给他,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就差遣使者晓谕他的仆人约翰。2约翰便将上帝的道和耶稣基督的见证,凡自己所看见的都证明出来。3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

卷名 雅各王版本的圣经将本书的卷名译为“圣约翰的启示”,这样就与本书开篇的话彼此矛盾了,此书一开始就宣告说“耶稣基督的启示”。启示者是耶稣基督,并不是约翰,约翰只是基督所使用的执笔者,他为了教会的益处写下了启示录。这位约翰就是耶稣的门徒,是最蒙耶稣眷爱且在十二门徒中最受爱戴的一位。他是著名的福音布道士和使徒,他是福音书和以他的名字命名之书信的作者。现在还要给他再加上先知的头衔,因为启示录是一部预言,约翰就是这样给这卷书命名的,它不仅只是耶稣基督的启示,也是上帝赐给他的启示。这卷书首先来自于所有智慧和真理的源泉——父上帝,并由上帝传给他的儿子耶稣基督。基督再差遣他的天使晓谕他的仆人约翰。

这卷书的特征 这种特征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那就是“启示”。启示是揭示或使人知道,而不是将事隐藏或封闭。摩西说:“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上帝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申29:29)有人说这卷书是上帝的奥秘之一,无法理解,然而这卷书的卷名却恰恰驳斥了这种观点。若真的无法明白,那这卷书就应当取一个像“奥秘”或“隐秘之书”这样的卷名,而显然不应当是“启示录”。

本书的写作对象 “叫他将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的众仆人。”他的众仆人是谁?启示录是为了谁的益处所赐的?这卷书是为了特定的人或者是为了特定的教会或者特定的时期预备的吗?不,只要这卷书的预言尚有未应验的事,这卷书便是为所有时代中的所有教会而写的。不论他们居住在何方生活在何时,凡发出呼求的人都是“他的众仆人”。

   上帝说,赐下这些预言是为了给他的门徒显明必要快成的事,但许多解经家却告诉人们无人能明白这卷书!这就好比上帝要将重要的真理告诉人,但自己却陷入了比地上的愚拙更为愚不可及的境地,用人的头脑无法理解的语言或形象来表达这些真理!好象他命令人观看远处的一物,然后在他和物体中间设立了一个不透明的障碍!好象他赐给他仆人一盏明灯,以引导他们在黑暗中行路,但却在那灯上盖了一层厚重的罩子,使亮光无法透过这层阻隔!人们竟如此曲解了上帝的话,这是对他何等地羞辱啊!不是的,赐给他仆人的启示必要成就,他的仆人要从“必要快成的事”学到教训,这关乎到他们得救的永恒大事。

他的使者 基督差遣“他的使者”向约翰传达启示。在这里出现了一位特别的天使,哪位天使可以被称为基督的使者呢?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正如我们在但以理10:21节的注解中看到的,从那里我们可以推论出,启示给但以理的真理乃是单单被托付给了基督和那位名为加百列的天使。与将真理传达给“大蒙眷爱的先知”同样重要的工作就是在启示录中基督将重要真理传达给“蒙爱的使徒”。除了那位在先前预言的工作中与但以理有关的天使加百列以外,还有谁能在履行这件工作时充当他的使者呢?看起来最为恰当的情况就是,那位在古时奉命向“大蒙眷爱的先知”传递信息的天使,也应当在福音时代为使徒约翰履行同样的职责。(见启19:10注释。)

对读者的祝福 “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对那些阅读并遵守上帝话语的人,有如此直接且正式的祝福吗?这话对我们研究这卷书有什么鼓励呢?我们应当说这卷书无法理解吗?研究一卷我们无法获益的书算得上是赐福吗?

   上帝已经宣告,要赐福与念这书上预言的,并将赞许的印记盖在那应被热切研究之奇妙书卷的文字里。有了如此源自上帝的鼓励,上帝的儿女就不致因人发出成千上万无理的反驳而动摇。

   预言的每一应验都会带来相应的责任。启示录的重大教训必要留心并实践。解明已成就了的预言,将书中的真理付诸实践,这便是所要的结果与职责。在启示录14:12中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明显的例子:“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约翰写到,“日期近了”。这样,他就指出了研读此书的另一个动机。如今,这个理由变得越发重要了,因为我们临近了终局。这一点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印象至深的思想:“研究启示录的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在这里所写的‘必要快成的事’。……即使是在约翰在证明自己所见上帝的道和耶稣的见证之时,这一系列事件应验的日子就已经近了。这一系列事件中的首个事件即将成就。若是这样的紧迫成为留心这卷书的动机,那么现今将是何等更加紧迫啊!每一世纪的轮回,每一年份的终了,都在增加应当对最后这部经卷给以关注的紧迫感。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国家所具有的那种献身当下的精神,不也增强了这种主张的合理性吗?毫无疑问,从来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需要一种强大的力挽狂澜的力量。对耶稣基督之启示的充分研究可以带来使凡事归正的影响之力。愿所有的基督徒都能以最大的限度领受这个祝福,因为‘念这书上预言的和那些听见又遵守其中所记载的,都是有福的,因为日期近了。’”[1]

问候 在祝福之后,我们有下面的话:

启1:4约翰写信给亚西亚的七个教会。但愿从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上帝,和他宝座前的七灵,5并那诚实作见证的、从死里首先复活、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稣基督,有恩惠、平安归与你们!他爱我们,用自己的血使我们脱离罪恶,6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上帝的祭司。但愿荣耀、权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们!

亚细亚的教会 在亚细亚不止七个教会。我们在这里所讨论的仅限于亚州西部的小亚细亚,或者是比这更小的地理范围。既使在七教会所在的小亚细亚的那一小片地方,还有其它的教会,比如歌罗西,保罗写过一封信给那里的基督徒,那地方离老底嘉很近。米利都的教会比七教会更靠近约翰见异象的拔摩海岛。此外,我们可以从以下事实推断,米利都是一个重要的基督教中心:保罗在一次旅行的停歇中,曾请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前往米利都见他。(徒20:17-38)还是在那里,保罗曾将自己的同工,生病的特罗非摩留给了当地良善的基督徒。(提后4:20)保罗在特罗亚那里与门徒同在一段时间,等安息日过后,他就开始旅行,与七教会中的别加摩不远。

   因此,在启示录中为什么要拣选小亚细亚的七个教会写信给他们,就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在启示录的第1章中,对七教会致以问候,并在启示录第2章和第3章中对这些教会发出了警告,这里仅仅涉及到字面意思上的那七个教会吗?其中仅是描述了存在于他们中间的事,还是所描述的这些事仅是对这些教会说的?我们不可定下这样的结论,因为我们有更好更充分的理由:

   虽然整卷启示录是写给七教会的。(见启1:3,11,19,22:18-19)相比之下,写给七教会的书信如果写给小亚细亚的其它教会也照样显得很贴切,比如那些住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和庇推尼的人,彼得的信中提到了他们(彼前1:1),又或者是那些在七教会中间的歌罗西,特罗亚和米利都的基督徒们。

   这卷书只有一少部分的内容是单纯涉及到了这七个教会,或者是约翰时代的其它某些教会,而大部分呈现出的事件都将目光带向了遥远的将来,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教会存在的时期。因此,这七个教会与写给七教会的事并无直接关联。

   人子右手中的七星被宣布为七教会的使者。(启1:20)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同意教会的使者就是教会的牧者。他们在人子的右手中,象征人子赐给他们力量并施以引导和保护。但是在人子的手中只有他们七个吗?被伟大的万军之主所看顾的岂只有他们七人吗?在全福音时代,由这七位使者所代表的所有真牧人,不都因深知他们被教会大元首的右手扶持和引领而甚感安慰吗?这似乎是所能得出的惟一一种融会贯通的结论。

   约翰又一次看见了基督教的时代,他看见了七个灯台,预表七个教会,在其中有人子站立,他看顾着他们,详细查看着他们的一切工作。但他只认可这七个教会的工作吗?我们岂不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认为这个场景代表他对所有福音时代的教会所持有的立场吗?那么为什么又只是提到七个教会呢?圣经中所使用的七表示完全和成就,所以七灯台预表全福音教会中的七个时期,这同样的模式也可以应用在七教会上。

   那么,为什么只拣选了七个特别的教会呢?毫无疑问,是因为这些教会之名所包含的意思,显示了这些教会各自所代表的福音阶段所有的宗教特征。

“七教会” 因此,很容易理解,这七教会不仅是字面意义上的亚细亚的那七个教会,也是指基督教会的七个时期,从使徒时代直到恩典时期的末了。(参考启示录2:1)

祝福的源泉 “那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这种表达方式是与父上帝直接联系起来的,因为在这种语境中,圣灵和基督是被分别提到的。

七灵 这种表达不可能是指天使,而是指上帝的圣灵。他是教会恩典和平安的根源之一,有关七灵这个有意义的主题,托普森这样写道:“那就是圣灵,用七灵所代表,因为七是神圣而完全的数字,是指他的恩赐和运行的丰满完全。”[2]埃尔伯特巴恩斯说:“将数目七归于圣灵,是指圣灵在人心中运行的多样性和丰满,在世上作为他的代理者,在这卷书中进一步地被展现出来。”[3]

他的宝座 这里指父上帝的宝座,因为基督还没有得到他的宝座,在宝座前的七灵“可以参照圣经中一般的表达方式被理解为,按照所命定的,圣灵准备出去,奉差遣在人的事务中完成某些重要的目标。”[4]

“从……耶稣基督” 这里提到了关于基督的主要特征。他是“诚实作见证的”,他所作的任何见证都是真实的,无论他有什么应许,必能成全。

  “从死里首先复活”是与哥林多前书15:20,23、希伯来书1:6、罗马书8:29、歌罗西书1:15,18平行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在这些经文中看到形容基督的话,说他是“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弟兄中首生的”、“一切受造之物中首生的”。但这些表述并不意味着他是第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因为在他之先已有其他人复活了,但这些人并不是极重无比的,然而,基督是一切从坟墓中出来为首的核心人物,因为正是借着基督的降临、工作和复活,才使那些在他以前的人得以复活。在上帝的旨意中,就时间和重要性来说,他都是首位的,因为在上帝的意念中,这一切只有在基督胜过了坟墓与死亡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而那被称为“使无变为有的上帝”(罗4:17),照他的旨意,在所定的日期成就的功劳,将人从死亡的权势下释放出来。

基督是“世上君王的元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现在诚然是世上君王的元首。保罗在以弗所书1: 20-21中告诉我们,他已经坐在天上至大者的右边,“远超过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有能的,主治的,和一切有名的,不但是今世的,连来世的也都超过了。”世上有最高之名的就是那些君王、皇帝,但基督远超过了他们。他与父在统治宇宙的宝座上同座,与他同等地执掌着地上万国的事务。(启3:21)

   在一种更加特别的意义上,当基督得到了他自己的宝座时,他是地上君王的元首,这个世界的国就成了“我主基督的国”, 当父把国度交在他的手中,他出来时,乃是带着“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头衔,他要将他们(诸王)打碎如同窑匠的瓦器一般。(启19:16,2:27,诗2:8-9)

   在这里近一步讲到基督,“他爱我们,用他自己的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我们曾认为地上的朋友,比如父母、兄弟姐妹或知心的朋友都爱我们,但我们要知道,没有任何的爱能与基督对我们的爱相比。以下这句话给前面的经文增添了更为强烈的含意,“用他的宝血洗净我们一切的罪。”这是何等的爱!约翰说:“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约15:13)基督已经将他的爱向我们显明,因为他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不但如此,他“又使我们成为国民,作他父上帝的祭司。”虽然我们沾染了罪恶的大麻风,但在他面前已得了洁净。曾经的仇敌,现在不但成了朋友,而且被抬举到荣耀和尊严的高位上。何等的爱!我们能从罪中得洁净,这是上帝何等无比的供应!思考一下圣所的服务及其重要的性质,当罪人承认自己罪孽的时候,就得到了饶恕,他的罪就归给了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基督。在天上的记录册中,基督的宝血便要将其遮盖,如果上帝的跟随者忠于他们的信仰,这些罪就永不再现。当烈火洁净地和地上罪人的时候,先知以赛亚说:“你将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后”。(赛38:17)主借先知耶利米所说的话正好可以应用在这里:“我不再纪念他们的罪”。(耶31:34)

   这就不奇怪为什么蒙爱的使徒约翰把荣耀,权柄 ,统治都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

启1:7看哪,他驾云降临!众目要看见他,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他哀哭。这话是真实的。阿们!

   约翰在此将我们带到了基督再来时的荣耀,这一事件代表他为堕落世界施行拯救的高潮和他的加冕。他曾软弱,但现在带着大能力降临,他曾谦卑,如今在荣耀中驾云而来,正如他升天时一样。(徒1:9,11)

   他的降临是可见的。“众目都要看见他。”他降临的时候所有活着的人都要看见。我们知道耶稣的降临不像午夜那样寂静,或出现在旷野和密室之类的地方。他来的时候不会像贼一样静默而隐秘地临到世上。他来乃是为了去取他最宝贵的产业,就是那些已经睡去和仍然活着的圣徒,这些人都是他用自己的宝血买来的,是他在那场光明磊落的斗争中,从死亡的权下拯救出来的。对于这些人来说,他的到来将是众人皆知的胜利(或他的到来将是公开的也是胜利的)。他来的时候有辉煌而耀眼的闪电,从东方直照到西方。(太24:27)号声直传到地极的深处,有大声音唤醒睡在尘埃中的圣徒。(太24:31,帖前4:16),但对恶人来说,他的临到却像贼一样,因为他们紧闭双眼不肯查看他要快来的预兆,不肯相信他已近在门口的警告。有人认为这是代表两种降临,一个是隐秘的,一个是公开的,都与复临紧密相连,但这种认识没有圣经根据。

   “连刺他的人也要看见他”。那些与耶稣悲惨死亡有关的人也要看到他在胜利和荣耀中降临在地上。(这些人不在上文中提到的“众目”的范围之内。)这是怎么回事呢?他们现在并没有活着,但他们怎能看到他的再来呢?有一次死人的复活。复活乃是那些曾经在坟墓中的人获得生命的惟一途径,那么,此时这些作恶的人怎能复活呢?恶人的复活不是在基督复临的一千年之后才发生的吗?(启20:1-6)。这一点在但以理书中有进一步的说明:

   “那时,保佑你本国之民的天使长米迦勒必站起来,并且有大艰难,从有国以来直到此时,没有这样的。你本国的民中,凡名录在册上的,必得拯救。睡在尘埃中的,必有多人复醒,其中有得永生的,有受羞辱永远被憎恶的。”(但12:1-2)

   这里,我们看到了部分的复活,一种特别的义人与恶人的复活。这次复活发生在普遍的复活之前,必有多人从沉睡中醒起,但不是全部,其中义人复活要得永生,又有一部分但不是全部的恶人也要复活蒙羞受辱,永被憎恶。这次复活与前所未有的大患难有关,而紧随大患难之后的就是主的降临。那些“刺他的人”岂不当被列在那上来永受羞辱并永被憎恶的人中吗?还有那些大大羞辱主的人,还有那些起来攻击他的个别邪恶领袖,岂不十分适合醒来观看他带着可怕的威严降临,刑罚那些不认识上帝,也不听从他福音的人吗?

   对教会的回应是:“这话是真实的。阿们!”虽然基督再来对恶人来说意味着恐怖与毁灭,但对义人来说却是喜乐和得救的盛况。这次在火中的降临是为了报应恶人并报赏相信的人。(帖后1:6-10)每一位基督的朋友和渴慕基督的人都必将有关他再来的令人无比雀跃的每一喜讯大声宣告出来。

启1:8主上帝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

  约翰在这里又引出了一位讲话的人。他用了与启22:13相同的两个词——“阿拉法、俄梅戛”来表明发话的是谁,根据这一章的12和16节,这句话明显就是基督说的。这样,我们可以推断,在启1:8中讲话的乃是基督。

启1:9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患难、国度、忍耐里一同有分,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

   在这里话题发生了变化,约翰介绍了赐下启示录的地点和环境。他首先表明自己是普世教会中的一位弟兄,与他的同伴在基督的患难中一同有分。

   在这节经文中,约翰显然提到了将来荣耀的国度。他引入了一种思想,患难是预备进入天国的必要准备。圣经如此强调了这个观点:“我们进入上帝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徒14:22)“我们若能忍耐,也必与他一同作王。”(提后2:12)在这里,基督的门徒可以真的凭着肉身去就近他的宝座。这是恩典国度的宝座,我们被引向悔改,因为他“把我们迁到他爱子的国里。”(西1:13)在救主复临的时候,荣耀的国度将必兴起,之后身为这恩典国度的圣徒们要从这个邪恶的世界中被救出来,就近那荣耀的宝座。那时,所有的患难都将过去,上帝的儿女将在万王之王的面前发出光来如太阳一样,直到永远。

写作的地点 巴摩岛是小亚细亚西海岸一个荒凉的小岛,在伊卡里亚岛和米利都的海角之间。在约翰的时代,那里离基督教会最近。这个岛有十英里长,最宽处有六英里,现在名叫拔特摩,这里的海岸很高,并且由一系列的海角组成,形成了许多的港口。今日只有一个港口在使用,是被高山环绕着的深湾,只有一面被海角所保护,在这个港口上的高塔是建立在突出于海水的高耸岩石上。与这个港口相连的是一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小镇,那里有一个天然的洞穴,据说约翰就是在那里见了异象并写下了启示录。这座小岛十分荒凉,这也是约翰被流放到那里的原因。约翰的流放发生在主后94年豆米仙皇帝的治下,从这个日期可以推出,启示录的写作是在公元95年或者96年。

流放的原因 “为上帝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这就是约翰犯下的重罪和非法的行为。这个暴君豆米仙,那时被罗马人披上了皇帝的紫袍,他的罪恶远比他的地位更加昭彰,但他却在这位无所畏惧的老年使徒面前心惊胆战,他不敢允许福音在他帝国的领域传播,他将约翰流放到孤独的拔摩海岛上,这样就相当于将他与世隔绝而置于死地了。借着将他囚禁在荒无人烟的残酷矿场,皇帝无疑认为这位传讲公义的人最终将被弃绝,世人必不再听见他的声音。

   或许那些将约翰班扬下在贝福德监牢里的迫害者也存着相同的恶念。但是,当人认为他自己已经将真理埋葬在永远的遗忘之中时,主却让真理在这里复活,并闪耀出十倍的光芒和力量。在班扬狭窄的牢房中闪耀出了一道属灵的光芒,《天路历程》在近300年的时间里为福音带来了莫大的益处。在荒凉的拔摩岛上,豆米仙认为他至少已经永远地熄灭了一个真理的火炬,但在这里却涌现了神圣正典中最壮丽的启示,其神圣的光辉照耀着基督教全界直到世界的末了。有多少人尊敬蒙爱的使徒之名,因他所见天国荣耀的异像而喜乐,若不是因他被流放,这些人就永不晓得他的名字!经上的话定然适用于今日生活中的某些时刻,上面说:“义人被记念,直到永远。”而“恶人的名字必朽烂。”(诗112:6,箴10:7)

启1:10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音如吹号,说:

   虽然约翰从他的同伴中被流放,甚至几乎与世隔绝,但他并没有从上帝,圣灵或天使那里被驱逐。他仍然与自己神圣的主密切相交。“被圣灵感动”表示人被上帝的灵带领所能达到的最高属灵程度。这标志着约翰异象的开始。

“当主日” 这里所指的是什么日子?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有四种不同的观点。一群人认为“主日”涵盖了全福音时代,而不是指特定的二十四小时的日子。另外一群人认为主日是审判的日子,在圣经中经常出现那在将来的“主的日子”。第三种观点认为是指一周的头一日,还有人认为主日意味着第七日主的安息日。

   关于第一种观点,我们可以这样回答,启示录上所标注的主日,就是约翰在拔摩岛上书写启示录的日期。在这里,作者、写作地点和日期,全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一种预表或神秘的含意。但如果我们认为这里提到的日子是指福音时代,我们就会用一种预表或者神秘主义的含意去对这日进行解释,而这是不可取的。如果这日子是指着福音时代说的,那约翰又为什么一定要说自己是在主日写作呢?众所周知,启示录是在基督离世后65年左右所写的。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审判的日子,这不可能是正确的,虽然约翰的异象中有一个与审判有关的日子,但他不可能在尚未来到的日子里写成这卷书。“当”这个词在表达与时间有关的概念时是指“发生在一个时期或一个时间段之内的某个时间点、某个期间、某个时刻或整个阶段。”这个词没有“关于”或“就……而言”的意思。因此,那些认为主日是指审判之日的人要么就是在语言的使用方面显得自相矛盾,要么就是将这个词的意思解释为“关于”或“就……而言”,要么他们就是将使徒约翰的描述解释成了一个缪道,说大约1800年之前他在拔摩岛上所见异象的日期乃是那个尚未到来的未来的审判大日。

   第三个观点,“主日”的意思是一周的第一日,这是大多数人所持定的观点,支持这一观点需要找出证据,我们对这个观点能拿出什么证据呢?经文本身没有给“主日”这个词定意,假如它的意思是一周的第一日,我们必在圣经别的地方找到一周中哪个日子就是主日的证据,其他蒙启示的作者讲到第一日的有马太,马可,路加和保罗。他们只是提到它是“七日的第一日”,他们从来没有将这日分别出来超过其它的六日。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就流行的观点而言,如果由于这四人中的三人提过这日是主复活的日子,所以七日的第一日成为主日的话,那么要知道,这三人中的二人乃是在复活的事件发生后三十年才提到这个日子。

   如果就象有人所说的那样,“主日”是约翰对每周第一日的常用称呼,我们要问,这件事的证据在哪里呢?我们是找不到的。事实上,我们有着与此相反的证据。如果这个词是指启示录写于每周的第一日,那么这同一位作者也应当在后来的作品中说同样的话。然而在写成启示录之后才写作的约翰福音中,他并没有称七日的第一日为“主日”,而仅仅称其为“七日的第一日”。有清楚的证据证明约翰福音是在启示录之后写成的,那才是读者应当遵循的标准权威。

   这里,认为主日是第一日的主张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在任何层面的意义上,圣父或圣子从来都没有声称这一日是归于自己、具有更高意义的日子,或是这一日高于其它任何工作日。他从来没有对这些日子中的任何一个日子祝福,或者将其分别为圣。若是基督的复活使这一日成为主日,预言之灵会毫无疑问地在另外一处晓谕我们。但与救赎计划同样重要的其它事件。例如被钉和升天,为什么不称发生这些事件的日子为主日,就象将他从死里复活的日子称为主日一样呢?

   既然这三种观点均已被证明有误。那么关于主日就是主的安息日的观点应当值得注意了。这个观点本身就是最清楚的证据。当上帝起初将前六日赐给人作为工作日时,他明确地为自己存留了第七日的安息日,并赐福给安息日,宣布这一天是他的圣日。(创1:1-3)。摩西在寻的旷野中,在第六日告诉以色列人:“明天……是向耶和华守的圣安息日。”(出16:23)

   我们来到西奈山,伟大的立法者在令人敬畏的庄严中宣告他的道德律法,在这最高的法典中,他这样宣告他的圣日:“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约800年之后,在以赛亚书中,上帝说:“你若在安息日掉转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赛58:13-14)

    我们来到新约时代,与父同在的那一位明确地宣告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可2:28)若他已经强调说自己是那日的主,还有人能否定那日是主的日子吗?所以我们看到无论是涉及父或子的头衔,除了伟大的创造主的安息日,没有其它的日子可以被称为主日。

   在基督教时代,有一个日子与一周中其它的日子有别,并被称为“主日”。这一伟大的事实是如何彻底地否定了那种认为在福音时代没有安息日、所有的日子都一样的主张!使徒们将这一日称为主日,并将这个日子传给了我们,第一世纪末,使徒所认可的惟一应当遵守并被称为主日的日子,就是每周的第七日。

   当基督在地上的时候,很清楚地指出哪一日是他的日子,说:“人子是安息日的主。” (太12:8)即使他当时没有说过这话,那也不能以此作为决定性的证据,并视其为充分的理由来证明星期日就是主日。而且,论到第七日,这一日的重要性从未有过改变。

启1:11你所看见的当写在书上,达与以弗所、士每拿、别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铁非、老底嘉、那七个教会。12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既转过来,就看见七个金灯台。13灯台中间有一位好象人子,身穿长衣,直垂到脚,胸间束着金带。14他的头与发皆白,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15脚好象在炉中锻炼光明的铜;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16他右手拿着七星,从他口中出来一把两刃的利剑;面貌如同烈日放光。17我一看见,就仆倒在他脚前,象死了一样。他用右手按着我,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18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我转过身来,要看是谁发声与我说话”。这是表示声音是从何人发出的。

七个金灯台 不是古时圣殿事奉中的金灯台原型。因为那是有七个枝子的一个灯台,人们论及它的时候用的总是单数,而这里的灯台则有七个,更合适的描述应当是较为简单的灯架而不是灯台,立在房中用来照明。这里的金灯台与古时圣所中的灯台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七个金灯台彼此之间相离很开,可以看到人子在其间行走。

人子 在约翰面前,全场景中最核心也是最引人瞩目的人物出现了,这个伟岸的形象就是人子耶稣基督。这里对他的描述是,他身穿长袍,头发是白的,但并非因为年老,而是因天上荣耀的光辉,他的眼目如同火焰,脚如光明的铜,他的声音如同众水的声音,伟大崇高无可比拟。被这威严的存在所胜,并且也可能是因着世人那种完全不配的强烈感受,约翰在他的脚下如同死人一般。然而却有一只安慰的手放在他身上,一个甜蜜的声音告诉他不要惧怕。今日的基督徒同样有特权去感受上帝的手放在自己的身上,在他们遭受试炼和患难的时候,上帝要坚固他们,安慰他们,并有声音对他们说,“不要惧怕”。

   但所有这些安慰的话中,最令人振奋的宣告就是,那位被高举活到永永远远的,乃是死亡和坟墓的仲裁者,他说:我“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

   死已成了被战胜的暴君。他本来可以把地上最宝贵的生灵聚敛到坟墓中,之后幸灾乐祸的欢庆自己的胜利。但他所执行的乃是一项毫无果效的任务,因为他那黑暗监狱的钥匙已经放在了一位更强者的手中。他被迫将自己的战利品交付给有绝对支配权的另一位。这一位就是他的子民永不改变的朋友和救主。因此,不要为义人之死忧愁,他们只是被妥善保存了起来,仇敌会将他们暂时掳去片时,但那位手里拿着钥匙的朋友却能找到那暂时封存的所在。

启1:19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

   在这节经文中,约翰得到了一个明确的命令,要他将完整的启示都写出来。主要是关乎将来的事,也提到了过去发生的事和当时正发生的事,这些事必要成就,这环环相扣的链条中没有任何一环可以断裂。

启1:20论到你所看见、在我右手中的七星和七个金灯台的奥秘,那七星就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

   如果在人子手中所拿之物仅是按照字面的意思代表小亚细亚的七个教会,那么只在这七个教会中行走就使本章以及以后章节中的陈述和宣告变得无关紧要了。上帝的眷顾与同在不是仅限于这特定数目的教会,而是他所有的子民。并不是仅限于约翰的时代,也包括所有的时代。他对他的门徒说:“看啊,我必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参启1:4注释)

参考书籍

[1]奥古斯都C汤普森,《在拔摩的清晨时光》,第28、29页。

[2]同上,第34、35页。

[3]阿尔伯特巴恩斯,《启示录注释》,第62页。启示录1:4注释。另参S. T. 布罗姆菲尔德,《希腊文圣约与英文注释》,第二卷,第565页,启示录第1:4注释。

[4]阿尔伯特巴恩斯,《启示录注释》,第62页,启示录1:4注释。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