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病理学专题研究 > 正文

第962章名称:蛋白尿

第962章名称:蛋白尿

病理:

由于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 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当尿中蛋白质含量增加,普通尿常规检查即可测出,称蛋白尿。如果尿蛋白含量≥3.5g/24h,则称为大量蛋白尿。

原因:

(一)肾性蛋白尿

  1.肾小球性蛋白尿

  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各型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炎,隐匿性肾炎。

  继发性见于狼疮肾等自身免疫性疾患,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等。代谢性疾患见于痛风肾。

  根据病变滤过膜损伤程度及蛋白尿的组分分为两种:

  ①选择性蛋白尿: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量蛋白,尿中无大分子量的蛋白(IgG,IgA,IgM,C3,C4),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

  ②非选择性蛋白尿:说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有严重损伤断裂,尿中有大分子量的蛋白质,如免疫球蛋白,补体;中分子量的清蛋白及小分子量蛋白质,尿蛋白中,免疫球蛋白/清蛋白比值>0.5,半定量为+~++++,定量在0.5~3.0g/24h之间,多见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膜性或膜增生性肾炎等,及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等。出现非选择性蛋白尿提示预后较差。

  剧烈运动、长途行军、高温环境、发烧、严寒环境、精神紧张、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可出现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最常见各种原因引起的间质性肾炎,肾静脉血栓形成,肾动脉栓塞,重金属盐类中毒等。

  3.肾组织性蛋白尿

  又称分泌性蛋白尿。由于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管代谢产生的蛋白质渗入尿液中所致。

(二)非肾性蛋白尿

  1.体液性蛋白尿

  又称溢出性蛋白尿,如多发性骨髓瘤。

  2.组织性蛋白尿

  如恶性肿瘤尿中蛋白质,病毒感染产生的宿主蛋白等。

  3.下尿路蛋白质混入尿液引起蛋白尿

  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泌尿道上皮细胞脱落和泌尿道分泌粘蛋白。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