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库 > 病理学专题研究 > 正文

第826章名称:

第826章名称:

病理:

  绒毛膜上皮癌(chorionic epithelioma)是起源于胚胎性绒毛膜的恶性肿瘤,包括两层滋养层的全部。它常发生于子宫,但并非唯一的原发部位。与妊娠有明显的关系,约50%的绒毛膜上皮癌发生于葡萄胎以后;25%发生于流产后;22%发生于正常分娩后;其他则发生于异位妊娠时。

  绒毛膜上皮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患病者主要是35岁以下的妇女。绒毛膜上皮癌的临床常见症状为阴道持续不规则出血,血量多少不定,有时亦可先出现一时性闭经,然后突然阴道出血。检查时可发现子宫增大且柔软,形状不规则。阴道有酱色而特臭的血性分泌物。全身症状为贫血、消瘦、甚则出现恶液质,并发感染可有发热。因本病恶性程度极高,早期即可发生肺转移,出现胸痛、咳嗽、咯血等症状。其他转移部位是阴道、外阴、盆腔、肝、脑等,并出现各脏器相应的症状。一旦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患者往往于1年内死亡。

原因: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在短时间内连续妊娠以及蛋白质缺乏性营养不良;

  2.近亲结婚者好发;

  3.有人在电子显微镜下见到病毒颗粒,故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

  本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凡是产后或流产后,尤其是葡萄胎后,阴道流血持续不断,子宫复旧不良,宫体较大且软,尿妊娠试验持 续阳性,经刮宫症状没有好转,X线胸片又见肺部有结节状。棉球状或片状转移阴影,即应考虑为本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测定对诊断本病有重要参考价值。刮宫找到绒毛膜上皮癌细胞即可确诊,但有时肿瘤位于肌壁间可出现假阴性。

(选段)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