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66启示录 > 正文

启示录 14--SDA圣经注释

第十四章

提要:1羔羊与十四万四千人站在锡安山上。6一位天使传福音。8巴比伦的倾倒。15地上的收割,及镰刀扔在地上。20酿酒和上帝忿怒的酒榨。

1.我又观看,见羔羊站在锡安山,同祂又有十四万四千人,都有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写在额上。

我又观看。或“我看见。”

羔羊。有古卷在“羔羊”前加定冠词。若是这样,无疑就是指启5:6所提到的羔羊(见该节注释)。关于定冠词指代前面所提到过的人或事,见但7:13注释;参启1:13注释。

锡安山。见诗48:2的注释。启14:1–5与启13:11–18关系密切。这里描述十四万四千人与羔羊同在锡安山上,说明他们已经战胜了兽和兽像。早些时候,约翰曾看到他们经历受严峻的考验。他也看到他们遭受经济制裁并被定死罪。但在最黑暗的时辰,他们得到了拯救,永远摆脱了地上的纷争。

十四万四千。关于这群人的身份,见启7:4注释。

祂的名,和祂父的名。启7:3称这十四万四千人“在额上”受了印记。所以上帝的名与上帝的印记有着紧密的联系。约翰在异象中所看到的印记显然包含了圣父和圣子的名号。古时的印包含着证明身份的名字。关于这些印章上的文字,见启7:2注释。就十四万四千人而言,这些名字代表了一:主权——十四万四千人属于上帝;二:品格——十四万四千人完全反映耶稣的形象。参启13:17的注释,在该节里,兽的印记和兽的名字也是紧密联系的。

在额上。参额上的兽的印记(见启13:16注释)。

2.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像众水的声音和大雷的声音,并且我所听见的好像弹琴的所弹的琴声。

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有人认为这里的弹琴者和歌唱者不是十四万四千人,而是天使。天使歌声中的信息只有十四万四千人能够明白。然而启15:2,3清楚地描写这十四万四千人手中拿琴并在唱歌,因此有人认为启14:2的弹琴唱歌者就是这十四万四千人。

众水的声音。见启1:15注释。

 大雷的声音。这里的雷声和其他地方一样,与上帝的临格有关(见伯37:4;诗29;启4:5;6:1)。

好像弹琴的所弹的琴声。也许他并没有看见弹琴,因此他才说“好像”。关于古代的琴,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34–36页。

3 他们在宝座前,并在四活物和众长老前唱歌,彷佛是新歌;除了从地上买来的那十四万四千人以外,没有人能学这歌。

他们在宝座前。这个宝座是前面出现过的(启4:2)。

在四活物...前。见启4:6注释。

众长老。见启4:4注释。

唱歌。该动词采用历史现在时(见启13:11注释)。

买来的。启3:18;18:11译为“买。”参“买了人来,叫他们归于上帝”(启5:9),“从人间买来的”(启14:4)。参罗3:24;林前6:20注释。

没有人能学这歌。得救乃是个人的经验,只有那些亲历者才能领会其意义。他们经历了善恶之争最后阶段的磨难。这首诗歌是对他们的经验全面而宝贵的总结。

4.这些人未曾沾染妇女,他们原是童身。羔羊无论往那里去,他们都跟随祂。他们是从人间买来的,作初熟的果子归与上帝和羔羊。

沾染。moluno?。如污染“良心”(林前8:7)或衣服(启3:4)。这里无疑是象征性的,寓指为不正当的关系所玷污(见下面“童身”的注释)。原文动词的时态是指特定时间或时期的行为,无疑指妇女所代表的宗教团体联合起来(见下面的“妇女”的注释),逼迫圣徒放弃效忠上帝及其诫命,加入他们的组织(见启16:14;17:2,6注释)。任何屈服均属“沾染”。圣徒们现在胜利地站在锡安山上。他们的忠心得到了称赞。

妇女。圣经常常用妇女来代表教会。纯洁的妇女代表真教会,堕落的妇女代表背道的教会(见启12:1注释)。在启17:1–5中(见该节注释),堕落的妇女及其女儿们代表罗马教会和步其后尘的各背道的教会。先知在这里无疑指这些教会(见以上“沾染”的注释)。

童身。parthenoi。既可指男人,也可指女人。从希腊原文和“未曾沾染妇女”的说法来看,在本节是指男人。由于整段都是比喻性的,故究竟是指男人还是女人的贞洁并不重要。否则它就会与其他有关嫁娶吩咐的经文相矛盾了(见林前7:1–5注释)。圣徒在这里被称为童身,因为他们要么远离巴比伦,要么不再与她有任何牵连(见启18:4注释)。在撒但最后消灭企图圣徒,巴比伦及其女儿们完全成为撒但的代理时,这些人拒绝与他们有任何联系(见启13:15注释)。虽然他们原来属于现在联合起来的各宗教团体,但他们没有与撒但所纠集的宗教联盟发生任何关系。

跟随祂。似乎是指十四万四千人所享有的某些特权。有关的细节并没有启示。我们只能凭猜测。参启7:14–17注释。

买来的。见第3节注释。

初熟的果子。aparche?。与动词aparchomai(“[在献祭时]为先的,”“奉献初熟的果子”)有关。古代以色列人将初熟的果子作为个人(申26:1–11)和民族的奉献(利23:10,17)呈于上主。奉献初熟的果子就是承认上帝赐人丰收的慈爱。民族的奉献还有象征的意义(见林前15:20注释)。

“初熟的果子”用于十四万四千人,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

一. 作为丰收的第一批果实或丰收的保证。这十四万四千人是与兽和兽像的大斗争中得胜的人(见启14:1注释)。在这场斗争中,他们被拯救出来,现在安全地站在上帝的宝座前。“这些从地上,从活人当中升天的,被算成是“归于上帝和羔羊”的初熟的果子”(《善恶之争》第649页)。

二.只代表“礼物”或“奉献”。七十士译本的aparche?常常译自希伯来词terumah?(“奉献”,“礼物”)。在出25:2,3中,terumah用来指以色列人为建造圣幕而进行的捐献。terumah还常常指“举祭”(见民5:9,七十士译本为aparche?)。古代的文献表明,aparche?通常用来指献给女神的祭,与时间无关。aparche?是希伯来词terumah的希腊文翻译,也不带任何时间性。

因此这十四万四千人既可理解为大丰收中“初熟的果子,”也可理解为献给上帝的礼物。

5.在他们口中察不出谎言来;他们是没有瑕疵的。

察不出。该希腊文动词的形式暗示是指在特定的时间里。那时的审查证明十四万四千人是没有瑕疵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从未犯过错。但是靠着上帝的恩典,他们已经克服了品德上的任何缺点。

谎言。耶稣基督的福音能把有罪的人变成没有谎言,没有虚伪,没有欺骗和罪孽的人。

没有瑕疵。见弗1:4注释;参《天路》第69页;《给传道人的证言》第506页)。

 6.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天使飞在空中,有永远的福音要传给住在地上的人,就是各国、各族、各方、各民。

 我又看见。开始了一个新的场景。这个异象中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1-5节的异象所代表的事件之前。

另有一位。有的文本没有“另”字。前面已经提到过许多天使(启1:1,20;5:2;7:1等),因此说“另”字没有必要。

天使。这是一个象征性的异象。该天使代表上帝的圣徒从事传扬永远福音的工作,尤其在“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之时(第7节),带有本节所提到那些特征。当然会有天使帮助人传扬福音,但这不是本节的主要意思。

飞在空中。启8:13的天使也是飞在空中的,说明了天使工作和信息的普世性。这项工作将发展壮大,直至所有的人都听见和看到。

永远的。见太25:41注释。圣经在别处提到“荣耀”的福音(林后4:4;提前1:11),但只有这里把“永远的”与上帝恩典的福音联系起来。能救人的只有一种福音。只要还有人可以得救,它就继续传扬。除此以外,没有别的福音。

福音。见可1:1注释。

传给。原文为“传好消息。”这里指传福音(见上文注释)。参该词用于罗1:15;10:15。

住在地上的人。如下文所示,这里所看到的是福音的普世传扬。

各国。该词和以下的词语强调了福音信息的普世性。

各族。或“各部族。”

7.他大声说:“应当敬畏上帝,将荣耀归给祂!因祂施行审判的时候已经到了。应当敬拜那创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

他大声说。第一位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都是“大声”宣告的(第9节)。“大声”表明福音信息将传给所有人听。它还强调了信息的重要性。

敬畏。这里不是指要人畏惧上帝,而是要人以敬畏的心亲近上帝。它表达了绝对忠于上帝,完全顺服祂旨意的观念(见申4:10注释)。

上帝。敬畏上帝的信息特别适用于这位天使传扬信息的时期,因为人们正把实利主义、享乐主义和自己的许多其他发明奉为神明。

荣耀。见罗3:23注释。这里无疑是指“荣誉,”“赞美,”“尊敬。”参诗115:1;赛42:12;彼后3:18;犹25。

审判。原文为krisis。与krima(“判决”)不同(见启17:1注释)。安息日复临派的解经家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审判始于1844年。这是地上圣所的洁净仪式所预表的(见但8:14注释)。本节所指的,不是基督复临时按各人的行为所执行的判决,因为三位天使的信息(启14:6–12)是在基督复临之前传开的(第14节)。此外,有关审判的信息还伴随着悔改的呼吁和警告,表明恩典的时期还没有结束。人们仍有机会归向上帝,逃避将来的忿怒。历史上,威廉米勒耳和他的同工们在1831年到1844年所传的有关2300日在1844年结束的信息,可以被视为第一位天使信息的开始(F.D.尼科尔,《半夜呼声》,284页)。但这个信息要一直传扬到恩典时期的结束。

时候。不是指具体的时间。参“时候”在约4:21,23;5:25,28;启14:15中的用法。本节“审判的时候”可能是泛指的,不一定指审判开始的具体时间。因此可以说第一位天使信息的传扬是在1844年前的一段时间,尽管当时审判的实际工作尚未开始(见下文“审判”的注释)。

敬拜。敬拜上帝与拜兽(启13:8,12)和兽像(第15节)是完全不同的。在迫近的危机中,地上的居民将象古时三位希伯来青年一样面临抉:要敬拜真神还是要敬拜假神(但3)。第一位天使的信息是要预备人在危机时作出正确的选择并站立得稳。

造天地海和众水泉源的。宇宙的创造主是唯一真正的崇拜对象。没有任何人或天使配受敬拜。这是上帝独有的特权。创造是区别真神和假神的特性之一(耶10:11,12)。在第一位天使信息开始传扬的那几年中,由于进化论的迅速传播,呼吁人敬拜上帝为创造主显得特别适时。呼吁人敬拜天上的上帝为创造万物之主,也暗示要人注意上帝创造大工的标志—主的安息日(见出20:8–11注释)。如果人类能按上帝起初的旨意遵守安息日,就能效的地抵制无神论与进化论(见徒14:15;《先祖与先知》第336页)。安息日将成为最后危机中争论的焦点(见启13:16注释)。

8.又有第二位天使接着说:“叫万民喝邪淫、大怒之酒的巴比伦大城倾倒了!倾倒了!”

第二位天使。有古卷为“另有一位天使”。

接着。akoloutheo?“相伴”,“跟随”。(见太19:27,28;可1:18,该词指与耶稣相伴)。在本节中两种意思都有。从时间上看,第二位天使接在第一位天使之后。第一位天使传扬信息的时候,有第二位天使加入。从这个意义上说,第二位天使的信息是与第一位天使的信息相伴的。

说。第一位和第三位天使的信息是“大声”宣讲的(第7,9节)。有关巴比伦倾倒的信息以后还将“大声喊着”传扬出去(参启18:1,2的注释)。

叫万民。这里描述了背道的普遍性。人的法律将取代上帝的律法。国家将普遍采用武力来贯彻宗教的条令(见启13:8注释;参《证言》卷六第18,19,395页;《证言》卷七第141页)。

喝。象征接受巴比伦的假道和方针。“叫万民喝”暗示采用强迫的手段。宗教团体将向政府施加压力来实施他们的条令。

邪淫。象征教会与世界,或教会与政府之间不正当的关系。教会应当与主联姻。但她却谋求政府的支持,离开她合法的配偶。她因这种新的关系而犯下了属灵的奸淫。参结16:15;雅4:4注释。

大怒之酒。这个表号可能源于耶25:15。耶利米蒙指示去“接...忿怒的酒,使...各国的民喝。”但忿怒不是巴比伦给万民喝酒的目的。她声称喝她的酒就会给万民带来平安(见启13:12注释)。然而喝她酒的结果却是上帝的忿怒倾降在人身上。

有人认为“大怒”的希腊文(thumos)可理解为“情欲”,因此这句话可译为:“叫万民喝她情欲之酒。”但在《启示录》的其他地方,thumos似乎都有“忿怒”的意思。故本节似乎也一样。

巴比伦。古代的巴比伦在约翰的时代早已沦为废墟(见赛13:19注释)。就像《启示录》中的其他许多词语一样,该词的意义(见徒3:16注释)可以依据旧约时代古巴比伦城的状况来理解(《SDA圣经注释》卷七第867–869页;见赛47:1;耶25:12;50:1;结.26:13;启16:12,16注释;参《启示录》第18章补充注释)。启17:5中的“奥秘哉,巴比伦”特别说明了这个名称是象征性的(见罗11:25;启1:20;17:5注释;参启16:12注释)。

在巴比伦语中,Bab?ilu(巴别,或巴比伦)意为“众神之门,”但希伯来人故意将该词与balal(意为“混乱”)连系在一起(见创11:9注释)。巴比伦的统治者称他们的城为众神的“门”是因为他们认为该城是他们的神与人交往,管理地上事务的地方(见士9:35;得4:1;王上22:10;耶22:3注释)。因此,该名称似乎反映了巴比伦国王的主张,说自己是奉神的授权统治世界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157页;《先祖与先知》第119页;见创11:4注释)。

巴比伦是宁录建造的(见创10:10;11:1–9注释)。从一开始,该城就是不信真神,违背祂旨意的象征(见创11:4–9注释)。城中的塔是背道的纪念碑,是悖逆上帝的堡垒。先知以赛亚寓称路锡甫为巴比伦之王(见赛14:4,12–14注释)。实际上,撒但似乎想要让巴比伦成为实施他反叛计划的中心和代理,以确保对人类的控制,就象上帝定意要用耶路撒冷来完成祂的救赎大工一样(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26–30页)。因此在整个旧约时代,两座城成了世界上善与恶两大势力的象征。巴比伦的建造者们希望建立完全摆脱上帝的政权。要不是上帝的直接干预,他们会将义人从地上赶尽杀绝(《先祖与先知》第123页;参但4:17注释)。因此,上帝认为应该摧毁他们的塔,并将造塔的人分散到世界各地去(见创11:7,8注释)。巴比伦有过一段暂时的辉煌,然后就是一千年的败落,并且臣服于异族(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36,137页;《SDA圣经注释》卷二第92页;见赛13:1;但2:37注释)。

尼布甲尼撒二世重建巴比伦之后,它成为古代世界的奇观之一(见但4章补充注释)。他计划使他的国家成为普世的永恒国度(见但3:1;4:30注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新巴比伦帝国的辉煌和权势是空前的(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92–94页;见但2:37,38;4:30注释)。但巴比伦帝国也变得傲慢而残暴起来(见《教育论》第176页)。它征服了上帝的子民,威胁着要挫败上帝对于以色列民族的旨意。经过一系列戏剧性的事件,上帝使尼布甲尼撒降卑,制伏了他的意志(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751,752页)。但他的继任者们却不肯在上帝面前自卑(见但5:18–22)。巴比伦国终于在上帝的天平上显出了亏欠,以至神圣的守望者宣告了它统治的结束(见但5:26–28注释)。后来巴比伦成为波斯帝国的首都之一,部分遭到了薛西斯的破坏(见《SDA圣经注释》卷三,第459,460页)。在以后的几百年中,该城逐渐湮没无闻。到了在一世纪末,它基本上就不存在了(见赛13:19;启18:21注释)。

自从古巴比伦败落以来,撒但一直试图通过世俗的国家来控制世界。要不是上帝的再三干预,他的计划早就可能成功了(见但2:39–43的注释)。他最成功的一次尝试无疑是要藉着中世纪背道的罗马教来推翻教会(见《SDA圣经注释》卷四,第837页;见但7:25注释)。但上帝的干预阻止了撒但对祂旨意最终实现的每一次威胁(见启12:5,8,16)。各国一直未能“彼此相合”(见但2:43注释)。罪恶的本质就是倾向分争的。但到了末时,撒但将被允许获得表面上的短暂成功(见启16:13,14,16;17:12–14注释)。

到了将近第一世纪末时,基督徒显然就已经用巴比伦来寓指罗马帝国和罗马城了(见彼前5:13注释)。那时,风光一时的巴比伦古城已几成废墟,沦为无人居住的荒凉之地。它形象地预示了奥秘之巴比伦迫近的厄运。在罗马的铁蹄之下,犹太人再次流落他乡(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69–80页;《SDA圣经注释》卷六,第87页),就象他们在巴比伦的统治下一样。而基督徒也在罗马的手中一再遭遇局部性的逼迫(见《SDA圣经注释》卷六,第61,83,84,87页)。因此对于犹太人和基督徒来说,称罗马帝国为巴比伦最恰当的。

在基督教的最初几个世纪里,犹太和基督教文学作品经常用巴比伦来代表罗马城和罗马帝国。例如,约写于公元125年的犹太伪经《西卜林神谕集》(,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89页)第五卷中有一段预言提到了罗马的厄运,与《启示录》对奥秘之巴比伦厄运的描述极为相似。作者称罗马沉溺于“巫术,”放纵“邪淫”的“罪恶之城,”怀藏着“残忍与不敬虔之心,”使“许多忠心的希伯来圣徒”因她而“丧命。”作者预言了她最终的荒凉:“你将坐在河边守寡。…但你曾说,我是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将我毁灭。但现在上帝…将毁灭你和你所有的”(第37–74节;查尔斯,《旧约次经与伪经》,卷二,第400页;参启18:5–8)。还有一卷写于约公元一世纪或二世纪的伪经《巴录二书》也和《启示录》一样,称罗马为巴比伦(启11:1;查尔斯,《旧约次经与伪经》,卷二,第486页,)。《犹太教米德拉西》的作者在诠释《所罗门之歌》1:6时说:“他们称罗马为巴比伦”(Soncino编著,第60页)。生活在二世纪末的基督教教父德尔图良特别指出,说启示文学中,巴比伦代表罗马帝国的首都罗马城(《驳斥马西翁》第3章第13段;《反驳犹太人》第9章;又见伊里奈乌斯《驳斥异端》卷26,第1章)。生活在初世纪的犹太人还称罗马为以东(见《犹太教米德拉西》中《所罗门之歌》1:6注释,第60页;又见《塔穆德》80页)。

世俗的巴比伦和奥秘的巴比伦就这样素来被视为上帝真理和上帝子民的宿敌。就象《启示录》一样,巴比伦代表从远古到末时一切背道的宗教组织及其领导(见启17:5;18:24注释)。把《旧约》中许多详细描述世俗巴比伦罪恶和厄运的段落,同《启示录》描述奥秘之巴比伦的段落相比较,就会发现运用这个表号是十分恰当的(见赛47:1;耶25:12;50:1;启16:12–21;17;18注释;见《启示录》第18章补充注释)。仔细阅读这些段落,会使我们认识到,熟悉《旧约》中关于世俗巴比伦的描述,将之作为理解《新约》中奥秘之巴比伦段落的背景,乃是至关重要的。

大城。整部《启示录》都用“大”字来形容巴比伦(见启16:19;17:5,18;18:2,10,21注释)。

倾倒了,倾倒了。有的古卷省略了第二个“倾到了。”本节似乎与赛21:9遥相呼应。七十士译本的赛21:9也有两种读法,一种有两次“倾倒了,”另一种只有一次“倾倒了。”希伯来文原文是两次。重复是为了强调这个信息。“巴比伦”是一个广义的词汇。约翰用它来代表一切偏离真理的宗教团体和运动。所以我们应该把“倾倒”理解为一个渐进和积累的过程。

巴比伦倾倒了的预言,应验在末世基督教普遍离开纯正福音的时候(参启14:4的注释)。这个信息最早是由复临运动在1844年夏天传出的,应用在拒绝第一位天使有关审判之信息的各教会(见第7节的注释)。随着末日的迫近,这个信息的适用范围将要扩大,最后完全应验在撒但领导下的各宗教团体的联合上(见启13:12–14;17:12–14注释)。启18:2–4的信息宣告了巴比伦的完全崩溃,并呼召分散在巴比伦各宗教团体中的上帝子民从其中出来。

9.又有第三位天使接着他们,大声说:“若有人拜兽和兽像,在额上或在手上受了印记,

第三位天使。参第6,8节。

接着。见第8节注释。

大声。见第7,8注释。

拜。见第7节注释。

兽。就是启13:1–10所描述的兽(见该处注释)。第二个兽叫人拜头一个兽(见启13:12注释)。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警告的完全生效,尚有待于头一个兽死伤医好(见启13:3注释),兽像形成(见启13:14注释),兽的印记成为焦点的时候(见启13:16注释)。第三位天使信息尽管今日已在传扬,但它的警告是与将来有关的。这个警告将使人认识与越演越烈的斗争相关的问题,好让他们作出明智的选择。

和兽像。见启13:14注释。连词“和”把拜兽的人和拜兽像的人等同起来,并进一步把这些敬拜者与受兽印记的人等同起来。兽和兽像在目标方针和要人受兽印记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拜兽的就是拜兽像,和兽的印记。

印记。见启13:16注释。

10.这人也必喝上帝大怒的酒;此酒斟在上帝忿怒的杯中纯一不杂。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在火与硫磺之中受痛苦。

大怒的酒。凡喝了巴比伦邪淫大怒之酒的人(第8节)将喝上帝大怒的酒。警告一清二楚,无容置疑。

斟在。直译为“掺杂在。”该酒没有掺水。请将本节与诗75:8相对照。该处的酒显然掺了香料使其更加醉人。

他要在圣天使和羔羊面前。七大灾和恶人在一千年后的毁灭都将发生在地上。但后者发生时,圣徒已来到地上。基督将与祂的子民同在。那里无疑还有许多天使。

在火与硫磺之中。这个表号显然出自赛34:9,10(见该节注释)。参创19:24,在所多玛和俄摩拉毁灭时提到火与硫磺。

受痛苦。希腊文为basanizo?。“痛苦”,“折磨”。参该词用于太8:6,29;14:24(译为“摇撼”)和彼后2:8。最后的七灾将倾降在拜兽和兽像之人的身上(启16:2)。此外,拜兽的人还将在第二次复活时复活接受惩罚(启20:5,11–15)。这里没有说明是指哪一阶段的惩罚。可能两个阶段都包括在内了。两者都很痛苦。第一次是在耶稣在天上显现时让他们死亡(见启19:19–21注释)。第二次是永远的死亡(见启20:14注释)。

11.他受痛苦的烟往上冒,直到永永远远。那些拜兽和兽像,受他名之印记的,昼夜不得安宁。”

直到永永远远.希腊文为eisaio?nasaio?no?n,与eistonaio?na(见太21:19;可3:29;路1:55等),eistousaio?nas(路1:33;罗1:25;11:36),和形容词aio?nios(太18:8;19:16,29;25:41,46等)的意义相同。像aio?nios(见太25:41注释)一样,eistonaio?na和eistousaio?nas等不一定指永远存在。但有人要问,既然上述短语有时确实表示永恒,为什么不能视eisaio?nasaio?no?n为强调永恒呢?

这个短语在其他地方以eistousaio?nasto?naio?no?n的形式出现,意为“世世代代,”均用于上帝或基督,表示永远存在。但这是引申义,而不是本义。是与它所修饰的对象有关的。这个短语本身的含义只是许多世代而已。

以下是这个词组在本节的可能含义。本节的题材是拜兽的人在火与硫磺中所受的痛苦。人在这种境况下肯定是很短暂的。因此如果采用eistonaio?na,可能是指很短暂的惩罚。但若采用eisaio?nasaio?no?n,则强调痛苦将持续一段时间,当然不是无休止的,因为其他经文告诉我们,恶人的最后命运将是灭绝(见太10:28;启20:14)。

烟往上冒,直到永远的表号无疑出自赛34:10对以东荒凉的描写。古时的先知并没有看见火在无休止地燃烧,因为在焚烧以后,先知虽然说“烟气永远上腾,”但以东将会荒废,成为野兽的居所(第10–15节)。这个表号象征完全的毁灭。见玛.4:1注释。

拜兽。重新列举(参第9节)无疑是为了强调。第三位天使已经发出了最可怕的警告。地上的居民如果没有躲避所警告的危险,那将是不可原谅的。他们应该尽一切努力去识破兽,兽像和兽印记的本质,了解他的阴谋诡计。

昼夜。就是在白天或晚上的任何时间里,痛苦都将持续。

安宁。“停止”,“休息”。惩罚的时间,是到死亡为止。惩罚决不轻松。

12.圣徒的忍耐就在此;他们是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的。

圣徒。见罗1:7注释。

忍耐。见罗5:3注释。译为“持续地忍耐”可能更加合适。上下文使人注意到与兽和兽像所进行的可怕斗争。人们将千方百计强迫余民加入第二个兽发起的运动,甚至使用经济制裁和死亡的威胁的手段(启13:11–17)。同时撒但还将行使各样“不义的诡诈”(帖后.2:10;参太24:24),让人误以为是上帝的能力彰显在这场运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忠心的余民将忍耐到底,持守正直。他们的忍耐特别值得称赞。

守上帝诫命。在如此的背景下,这句话特别有意义。世界落入了撒但的圈套,将向兽和兽像屈膝,执行其命令(见启13:8注释)。但圣徒将拒绝服从它的命令。他们遵守的是上帝的诫命。冲突的焦点将是十诫中的第四条。基督徒普遍认同其他九条诫命是应该遵守的。但早在基督教的初期,人们就开始放弃第七日的安息日,代之以第一日作为每周敬拜的日子(见但7:25注释)。今天遵守星期日的基督徒们寻找各样理由来为他们遵守第一日以代替原先第七日的安息日辩护。有人说十条诫命已经随着《旧约》的律法作废了。有人说第四诫里的时间因素属于仪文律法,只要遵守七日中的某一天就算尽了我们道德的义务。罗马教早就宣称自己凭着上帝的权威可以转移日子的神圣性质。最近几十年来,有人开始借助基督和使徒的权威。但所有这些观点都找不到圣经的根据,是不会被以圣经为信仰唯一依据的人们所接受的。当属灵的巴比伦迫使政府凭着法律的手段强制人遵守星期日,并惩罚异议人士时,危机就来临了。这就是启13:12–17(见该处注释,特别是第12,16节注释)所预言的时期。在这黑暗的时辰,那些持守圣经的人将拒绝放弃遵守真安息日。预言已经指出了忠心之人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两个就是:遵守上帝的诫命和耶稣的真道。

耶稣的真道。或“信仰耶稣。”两种译法都符合希腊原文。但人们喜欢后一种译法。关于这两种译法的区别,以及信心对基督徒经验的重要性,见罗3:22注释。守上帝诫命和耶稣真道代表了基督徒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上帝的诫命是上帝品德的写真,体现了公义的神圣标准,是上帝要人达到,但因人犯罪而无法达到的。“原来体贴肉体的,...不服上帝的律法,也是不能服”(罗8:7)。人类尽最大的努力仍亏缺上帝的荣耀(见罗3:23的注释)。但耶稣来帮助人恢复上帝的形象。祂来向人显示圣父的品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祂宏扬了道德律法。藉着祂的能力,人类得以遵守上帝的命令(见罗8:3,4注释),反映上帝的形象。

余民教会就是这样尊重和遵守上帝的诫命,不是出于律法主义的心态,而是住在真信徒心中之上帝和基督品格的启示(加2:20)。

13.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声音。没有说是什么声音。但显然不是第三位天使的声音(第.9–12节)。

你要写下。见启1:11注释。

从今以后.无疑指三位天使传扬信息的时期,包括兽和兽像横行霸道,实施经济制裁,通过死刑法令亡的时候(见启13:12–17注释)。在这段时期中死去的忠心者将安息片时直到忿怒过去。然后他们将享受义人普遍复活之前的特别复活(见但12:2注释)。

在主里面。有福的不是所有的死人,而是那些“在主里面”死了的人。他们在生前一心信靠耶稣(见林前15:18;帖前4:16注释)。

死的人有福了。这是《启示录》所谓的七福之一(见太5:3注释)。其他六福在启1:3;16:15;19:9;20:6;22:7,14中。

圣灵。见启1:4注释。

劳苦。“疲倦”,“辛劳”。参该词用于林后6:5;11:23,27;帖前1:3。死亡使人放下了今生一切的劳苦。

作工。这是一个泛指的词。与上面的“劳苦”(见上面的注释)不同。

随着他们。这个词组有两种解释:一,根据希腊文直译为“伴随他们。”有人认为约翰在这里是指卸下今生的重担,继续来生的活动。当然,从死亡到复活的这段时间,一切活动都将止息,因为这时的人处在无意识的静止状态(见诗146:4;林后5:1–3注释)。但天国的活动是快乐的(见《教育论》第35章,301–309页)。二,也有人把“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解释为义人死后所留下的影响力。

14.我又观看,见有一片白云,云上坐著一位好像人子,头上戴著金冠冕,手里拿着快镰刀。

一片白云。第14–20节是描述基督再来的象征性异象,必须运用解释象征性异象的原则(见结1:10注释)。关于云在基督再来时的意义,见徒1:9–11注释;参太24:30;路21:27;启1:7。三位天使信息的性质,以及紧随其后基督的再来,说明三天使信息是上帝给世人的最后警告(见启18:1–4注释)。

人子。见启1:13注释。

冠冕。stephanos。“花冠,”“王冠。”这里指胜利的冠冕(参启12:3注释)。金冠冕与“荆棘冠冕(stephanos)”是完全不同的(太27:29)。

快镰刀。这里把耶稣描写为收割庄稼者(第15,16节)。

15.又有一位天使从殿中出来,向那坐在云上的大声喊着说:“伸出你的镰刀来收割;因为收割的时候已经到了,地上的庄稼已经熟透了。”

又有一位天使。不是三位在基督复临前夕传达警告的天使(第6,8,9节)。

殿。见启3:12注释。前面预言的画面中曾出现上帝的殿(见启11:1,2,19)。值得注意的是,约翰经常提到前面异象中出现过的事物,而且场景基本上是一样的。如启4:6里所出现的四活物,在以后的异象中又一再出现(见启7:11;14:3;15:7;19:4)。

收割。第15–20节描绘了末日的大收成,包括两个步骤。第一个是在第16,17节中。第二个是在第18–20节中。第一次是指义人的召集,以“庄稼已经熟透”为表号。第二次是指恶人的报应,以“葡萄熟透了”为表号。

熟透了。xe?raino。指庄稼的成熟。

16.那坐在云上的,就把镰刀扔在地上,地上的庄稼就被收割了。

被收割了。指义人的招聚(参太13:30;路3:17)。

17.又有一位天使从天上的殿中出来,他也拿着快镰刀。

又有一位天使。参第15节。

殿。见第15节注释。

镰刀。参第15节。

18.又有一位天使从祭坛中出来,是有权柄管火的,向拿著快镰刀的大声喊着说:“伸出快镰刀来,收取地上葡萄树的果子,因为葡萄熟透了!”

祭坛。可能就是启8:3,5;9:13所出现过的那个祭坛。

权柄管火。这位天使有权柄管火的原因不详。或许火象征着复仇。参“管众水的天使”(启16:5)。

喊着说。参第15节。

葡萄树的果子。两次收割的比喻源于古代巴勒斯坦农耕的周期。其中有两次收割,一次是收割庄稼,一次是收获葡萄(见《SDA圣经注释》卷二,第109,110页)。这里葡萄的收割代表了把恶人集中起来消灭。

19.那天使就把镰刀扔在地上,收取了地上的葡萄,丢在上帝忿怒的大酒酢中。

上帝忿怒。可能特指最后的七灾(启15:1)。

酒榨。酒的颜色像血,用于此表号十分贴切。这个表号可能源于赛63:1–6(见该处注释)。

20.那酒酢踹在城外,就有血从酒酢里流出来,高到马的嚼环,远有六百里。

踹。古代的酒榨要用人的脚踹(见赛63:2,3注释)。

城外。这里的画面可能源于《旧约》预言中描写上帝的敌人在耶路撒冷城外遭到毁灭的场景(见珥3:12,13注释)。

高到马的嚼环。比喻恶人将完全消灭。《以诺书》中有相似的描述:“在那些日子,父子将在一处受到击打。兄弟将一同坠入死亡直到血流成河。…马将在罪人的血中行走,血要漫到马的胸前,马车将被淹没在血泊之中”(《以诺书》100:1–3;查尔斯,《旧约次经与伪经》卷二,第271页)。

远有六百里。约三百公里(见《SDA圣经注释》卷五,第50页)。这个数字迄今没有满意的解释。杰罗姆认为这是暗示巴勒斯坦的宽度。但这纯属猜测,无助于本节的理解。这里的主要意思是上帝教会的敌人终将完全覆灭。因此教会可以展望到将来从仇敌手中得蒙完全而彻底的拯救,在上帝的国里的欢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