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38撒迦利亚书 > 正文

撒迦利亚书 14--SDA圣经注释

第 十四 章

提要:1 毁灭耶路撒冷的人灭亡了。4 基督的来临及祂国度的美妙。12 耶路撒冷敌人的灾殃。16 余民将投奔上帝。20 他们的掠物也必洁净。

1 耶和华的日子临近,你的财物必被抢掠,在你中间分散。

  本章描写与弥赛亚复临有关的事件,以及如果被掳回归的的以色列人实现了上帝对于他们的旨意,这件事将会如何发生(见本册注释第30页)。由于他们一再放弃自己的崇高特权,最后拒绝了弥赛亚(徒3:13-15),上帝就离开了他们。现在,上帝通过基督教会来实行祂的旨意(见本册注释第35,36页)。我们把亚14章的预言应用于今日时需要谨慎。在解释《撒迦利亚书》第14章时,必须小心遵循本册注释第25-38页所归纳的原则,以免作出轻率的结论。又见结38:1注释。

2 因为我必聚集万国与耶路撒冷争战,城必被攻取,房屋被抢夺,妇女被玷污,城中的民一半被掳去;剩下的民仍在城中,不至剪除。

  聚集万国。见本册注释第30页。这里的画面与约珥(见珥3:1,2注释)的描述相似。以色列的繁荣引起各国的敌意。这里说上帝聚集万国来攻击耶路撒冷(见结38:6)。但撒迦利亚要人们注意在本场战争中其它先知所没有提到的一个特点,就是对犹大和耶路撒冷的入侵只能取得部分的成功。

  不至剪除。剩下未被剪除的,无疑都是义人,如同“银子”“经火”熬炼(亚13:9)。允许入侵取得部分成功,似乎是为从锡安剪除罪人(参亚13:7-9)。

3 那时,耶和华必出去与那些国争战,好象从前争战一样。

  即敌人取得部分成功、罪人被除灭以后。这幅画面与珥3:16和结38:18-23相似。

4 那日,他的脚必站在耶路撒冷前面朝东的橄榄山上。这山必从中间分裂,自东至西成为极大的谷。山的一半向北挪移,一半向南挪移。

  橄榄山。见太21:1注释。

  分裂。第4和5节描写在上帝着手摧毁敌对国家的时候,地面上所发生的剧烈变化。如果耶路撒冷永远坚立,这里的细节将要实现(见《先知与君王》46页,564页;《历代愿望》577页;见本章第1节注释)。一千年结束,新耶路撒冷降下的时候,有一些细节将会实现。但并非全都一样(见《善恶之争》663页)。

5 你们要从我山的谷中逃跑,因为山谷必延到亚萨。你们逃跑,必如犹大王乌西雅年间的人逃避大地震一样。耶和华我的上帝必降临,有一切圣者同来。

  你们将要逃跑。改动一下元音将变成:“你们要被制止。”如七十士译本和塔古姆文本。两种译法都说得通。

  我山。即“我的山”。

  亚萨('asal )。位置未能确定。七十士译本为Iasol ,可能指流入汲沦溪的亚苏溪(Yasūl) 。有译本为“河岸”(RSV版),需要原文增加后缀w (“它的”)。希伯来语'esel 意为“岸”。

  地震。很可能指摩1:1的地震。

  降临。这里预言在本章第1节注释中所提到的形势下基督的降临。关于这个预言应用于一千年后新耶路撒冷的降临,见启21:2;参《善恶之争》663页。

  圣者(qedoshim )。在《旧约》中,既可指人(申33:3等),也可指天使(见伯15:15;参犹14)。

  你。七十士译本和叙利亚语版为“他”。

6 那日,必没有光,三光必退缩。

  本节原文含义不明。七十士译本为“那日,必没有光,寒冷和霜”。稍微变动原文,“光”就成了“寒冷”。省略“寒冷”似乎是为了强调。这里预言了气候的变化。使草木枯萎的霜消失了。

7 那日,必是耶和华所知道的,不是白昼,也不是黑夜,到了晚上才有光明。

  那日。即“不间断的日子”(RSV版)。本节应验于将来,因为“在那里原没有黑夜”(启21:25;见亚14:1注释)。

8 那日,必有活水从耶路撒冷出来,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冬夏都是如此。

  活水。这段预言与结4:1-12相似,描写了它们应有的状况(见结47:1;启22:1注释)。

  一半往东海流,一半往西海流。分别是死海和地中海(见民3:23注释)。

9 耶和华必作全地的王。那日耶和华必为独一无二的,他的名也是独一无二的。

  这是古代先知和虔诚的人所热切期待的最伟大的事件的(见但7:13,14;启11:15)。

10 全地,从迦巴直到耶路撒冷南方的临门,要变为亚拉巴。耶路撒冷必仍居高位,就是从便雅悯门到第一门之处,又到角门,并从哈楠业楼,直到王的酒醡。

  全地。预言除了第4节以外其他的地理变化。这里所提到的地区原来是山区。

  迦巴。位于耶路撒冷东北约9.2公里,代表犹大的北端(见王下23:8注释)。

  临门。无疑就是音临门,位于别是巴北面14.4公里,即现在的希尔拜乌姆(Khirbet Umm )。音临门(er-Ramām?n )代表犹大的南端。参王下23:8,以迦巴和别是巴代表北端和南端。

  便雅悯门。可能就是城墙东北角的羊门(见本册490页地图)。

  第一门。虽然无法确定具体的位置,但细节是相当详细的。

  角门。在王下14:13和耶31:38中也提到过,被认为是城墙西北角的门。因而撒迦利亚是指城市的东界和西界。

  哈楠业楼。北城墙的楼(见本册490页地图)。

  王的酒榨。无法确定方位,但无疑是在城南地区,可能靠近汲沦的御花园(尼3:15注释)。哈楠亚楼和王的酒榨分别指城市的北界和南界。亚14:10后半句描写了住满居民的城市。

11 人必住在其中,不再有咒诅。耶路撒冷人必安然居住。

  如果这个民族继续实现上帝的旨意,她将永远坚立(见本册注释第30页;《善恶之争》第1章;参《历代愿望》第63章)。

12 耶和华用灾殃攻击那与耶路撒冷争战的列国人,必是这样:他们两脚站立的时候,肉必消没,眼在眶中干瘪,吞在口中溃烂。

  先知回过来讨论侵略耶路撒冷之国家的命运。侵略者将大大遭殃,迅速毁灭。灾难造成了极大的恐慌,结果互相残杀。

13 那日,耶和华必使他们大大扰乱。他们各人彼此揪住,举手攻击。

14 犹大也必在耶路撒冷争战。那时四围各国的财物,就是许多金银衣服,必被收聚。

  在耶路撒冷争战。或“攻打耶路撒冷”(见RSV版)。根据第2节,耶路撒冷已陷落敌手。虽然耶和华为耶路撒冷争战(12,13节),百姓人也有自己的任务。

15 那临到马匹、骡子、骆驼、驴,和营中一切牲畜的灾殃是与那灾殃一般。

  落到人身上的灾难(12,13节),也落到敌人的牲口牛羊身上。

16 所有来攻击耶路撒冷列国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来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并守住棚节。

  上来。上帝赐福给以色列的目的,是要说明祂愿意为万国所做的事情。侵略国中的幸存者为最近所发生的事所震慑,并得到上帝愿意接纳所有人敬拜的保证。他们愿意寻求以色列的上帝,每年到耶路撒冷来敬拜(见本册注释第30页)。

  住棚节。关于这个节期,见利23:34,40注释。撒迦利亚描写了复兴的最初阶段,就是在宽容时期结束,罪和罪人最后被根除之前。如果犹太人保持忠心,这一切早该发生了(见本册注释第29,30页)。《以赛亚书》的某些经文也是这样理解的(见赛65:17,20注释)。

17 地上万族中,凡不上耶路撒冷敬拜大君王万军之耶和华的,必无雨降在他们的地上。

  本节证实16节注释的观点。先知描写了大地复兴的最初阶段。悖逆的危险仍然存在。本节将相应的惩罚警告具有悖逆倾向的人。

18 埃及族若不上来,雨也不降在他们的地上;凡不上来守住棚节的列国人,耶和华也必用这灾攻击他们。

  这里提到埃及,可能是因为该国长期悖逆上帝,也可能只是作为各国的例证。埃及无疑列在侵略耶路撒冷的国家之中(2节)。其幸存者中有人敬拜耶和华(16节)。埃及靠尼罗河灌溉土地。如果尼罗河上游缺少雨水,就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巨大灾难。

19 这就是埃及的刑罚和那不上来守住棚节之列国的刑罚。

20 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耶和华殿内的锅必如祭坛前的碗一样。

  马的铃铛。马可能属于从各地到耶路撒冷的人。以前其他国家的马来到耶路撒冷,往往是战争的信号。现在马铃的声音成了悦耳的音乐,说明成群结队的崇拜者正前往耶路撒冷。原来刻在大祭司冠冕铭牌上的“归耶和华为圣”(出28:36,37),现在成了敬拜者的格言。

  锅。20,21节提到锅和碗,似乎是因为到耶路撒冷崇拜的人很多,故要把大量的器皿集中起来。

21 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

  迦南人(kena`ani)。在伯41:6和箴31:24中译为“商人”,“商家”。本节可能也有这样的意思。在友好往来的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应为自己的国籍而受到排斥。但耶稣在圣殿所驱逐的商人(太21:12)是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