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09撒母耳记上 > 正文

撒母耳记上13--SDA圣经注释

第 13 章

提要:1 扫罗拣选的部队。3 他召集希伯来人到吉甲与非利士人争战;约拿单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5 非利士人的大军。6 以色列人的窘迫。8 扫罗等候撒母耳厌倦了,就顾自献祭。11 撒母耳责备扫罗。17 非利士人的三队掠兵。19 非利士人的策略,使以色列遭受没有铁匠之苦。

1 扫罗登基年四十岁;作以色列王二年的时候,

  所有的译者和注释者都认为这句话的意思不明确。希伯来原文的直译是:“扫罗开始作王时……岁,他统治了以色列二年”(关于“岁”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81页;另见创5:32注释)。从第一个圣经版本问世到现在,这句话一直令译者们困惑。七十士译本的早期版本省略了本节,从而避开了这个难点。《塔古姆》解读为:“扫罗登基时,象一个一岁大的婴孩那样纯洁。”亚兰文译本是:“当扫罗作王一二年的时候。”英文钦定本与先前的译本一样,也是意译,不是根据我们现在看到的希伯来原文,而是译者所以为的希伯来原文。修订标准本假设了两处遗漏:“扫罗登基的时候……岁;他开始作王……统治以色列二年。”

  有些注释者认为这里无疑是一个在抄写过程中的遗漏,但没有人能说出在经文的传承的过程中什么时候产生的遗漏(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5页)。如果现在的希伯来原文有遗漏的话,那就证明后来的抄写员在他们制作新抄本的工作中是谨慎尽责的,因为他们没有篡改经文本身,而是照他们看到它时的样子抄写了下来,即使它的意思是难解的。

  猜测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但可以提供暂定的解释。这句话的形式,完全符合圣经作者表达君王登基时的年龄及其作王的期限的规范。对于大卫的相应规范用语出现在撒下5:4(另见王下21:1;24:8,18;等等)。如果与撒上13:1可能的遗漏一样的遗漏发生在相似的经文如王下21:1中,它就会变成:“玛拿西登基的时候……岁,作王……在耶路撒冷五年。”这两句话的基本结构是一样的。插入扫罗登基时的年龄,并插入他作王的年限,就会使这句话与介绍大卫和其他君王的话一致。原文中“……二年”原来可能是“四十年”(见徒13:21)。撒上13:1的希伯来原文按照现在的样子,是暗示它最初是由扫罗的年龄和作王期限构成。否则扫罗就是《旧约》中唯一不这样说的希伯来君王了。

  据另一种解释,撒上13:1应为:“扫罗作王一年;并且他在以色列作王二年。”即他作王的第一年已经结束(见本卷注释第138页),本章的事件发生在他作王的第二年。但必须承认,把撒上13:1解释为13章的事件发生在扫罗作王第二年是不自然的,在结构上与圣经中关于君王的记录也不完全一致。

  这句话可以合理地理解为扫罗在第二年尝试征服非利士人,但第一次真正的打击——这里记录是约拿单发动的——是后来某个时候才发生的。如此理解就与这里提到的撒上13:1的译文以及最初的解释一致了。如果可以下结论说《先祖与先知》616页似乎是以英文钦定本为前提的,那就可以说这句话本身可以被认为是指第一次尝试。但是无论怎样翻译或解释,对这句话的愿意我们仍感困惑。不过这句话和其他难解的经文一样,并不涉及教义问题,因而也不涉及我们的得救问题。

2 就从以色列中拣选了三千人:二千跟随扫罗在密抹和伯特利山,一千跟随约拿单在便雅悯的基比亚;其余的人,扫罗都打发各回各家去了。

  基比亚。现在一般认为基比亚是Tell el-Fūl,为耶路撒冷以北5.6公里中央山脉顶峰的一个了望点。那里被认为是扫罗堡垒的废墟,最近已经发掘了(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24页)。

3 约拿单攻击迦巴、非利士人的防营,非利士人听见了。扫罗就在遍地吹角,意思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

迦巴。基比亚东北约6.4公里是Wadi Medineh,地表有一个大裂缝,甚至从边缘的近处都几乎注意不到。它的两侧是数百米高的不能通行的绝壁。这个旱谷的西南是迦巴,穿越这个旱谷往东北2.8公里是密抹城,在低于基比亚(Tell el-Fūl)周围地区约213.4米的平地上。密抹东边的土地略略倾斜一段距离,成为良好的农田,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来自耶利哥的道道。伯特利约在基比亚以北约9.6公里)处,比基比亚高30.5米多。

  密抹可以控制从耶利哥和约旦谷到伯特利的主要道路,以及从耶路撒冷向北到示剑的主要道路。扫罗把他的儿子约拿单和三分之一的军队布置在基比亚,同时,他与三分之二的部队守卫着从东部到伯特利和基比亚的通路。要是亚扪人寻求报复扫罗在基列雅比战胜他们的话,这就会是他们最可能采取的路线。他并没有预料来自西部的麻烦,因为在那里与非利士人是和平的(撒上7:13)。

  防营。nesib,“柱子,”“长官,”“代表,”“守备部队”或“岗位”。注释者一般认为在这里理解为“长官”或“管理者”与上下文更和谐(但是请见《先祖与先知》616页)。nesib在创19:26译为“柱”,在王上4:19和代下8:10中译为“管理”或“督工。”

  非利士人。虽然非利士人没有与以色列人交战,他们还是在山上保留了据点,例如在穿过旱谷比它高61米的密抹西南的迦巴。Nesib(“防营”)来自动词nasab,“站岗”,“驻扎”,即通过任命或根据职责。在不远处的拉玛(见撒上1:1注释),有撒母耳所组建的一所先知学校。显然撒母耳设法通过在附近设置他的学校来对付外邦非利士的影响,希望将百姓拉回到对耶和华的敬拜。只要这所先知学校的影响渗透到迦巴居民的个人生活中,使非利士人看到上帝救恩的真正意义,血腥的战争就可以避免,许多非利士人就会接受上帝,象后来亚兰的乃缦那样(王下5)。

  要使希伯来人听见。“希伯来人”在整本圣经中只出现35次,31次在《旧约》,4次在《新约》。在《旧约》的31次中,16次与以色列人在埃及有关,5次与这场反对非利士人的战争有关(撒上13和14章)。相比之下,“以色列”在圣经中用了数百次。问题是为什么会有这两种不同的情况呢?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希伯来人”经常被外人或以色列人向外人提到自己时使用。一般而言,现在认为“希伯来人”是以色列人的邻邦众所周知的名称(见创10:21;14:13注释)。法老和他的百姓似乎交替使用这两个名称(见出1:16;5:2;14:5;等等;另见撒上13:7注释)。

4 以色列众人听见扫罗攻击非利士人的防营,又听见以色列人为非利士人所憎恶,就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

  所憎恶。或“使自己被憎恶。”这个动词曾用来指过夜的吗哪(出16:20,24)。

  跟随扫罗聚集在吉甲。由于王国在吉甲确立(撒上11:14,15),扫罗召集以色列众人到了那里而不是在基比亚或密抹。他们的准备在那两个地方会被非利士人发现。非利士人行军经过各支流的干谷,抵达密抹可能没什么困难。扫罗为什么没有要求以色列人增援已经驻扎在便雅悯地区的军队,这一点难以理解。那就会靠近撒母耳的家乡并接近伯特利的圣地(见撒上1:1的注释)。迦巴干谷的岩石会形成一个宏伟的堡垒,显然那个地区的居民比现在想复仇的非利士人更清楚这个防御地形。在困境中,扫罗似乎想起了撒母耳曾告诉他即将去吉甲(撒上10:8)。

5 非利士人聚集,要与以色列人争战,有车三万辆,马兵六千,步兵象海边的沙那样多,就上来在伯亚文东边的密抹安营。

  三万。七十士译本的卢西恩修订本和亚兰文译本为“三千。”希伯来词3和30的区别很小,很容易彼此误认。

6 以色列百姓见自己危急窘迫,就藏在山洞、丛林、石穴、隐密处,和坑中。

  藏在。以色列人敏感地想起了先前在靠近示罗地区的失败,特别是没有撒母耳在场,就惊惶失措了。非利士人的动员使百姓害怕到扫罗无法维持营中秩序的地步,士气迅速低落。几个月前在雅比的胜利被彻底忘记了。最近他们在这里上帝面前欢欣喜乐时的表白和献祭也忘光了(撒上11:15)。他们的惊吓与后来以利沙在他的仆人受到城门前亚兰大军惊吓时所表现的信心形成了多大的对比啊!那仆人的眼目睁开时看到山上遍满了天军。在这个危急的时候,对于扫罗和以色列人而言,参战前等候先知的劝勉与祝福是多么重要啊!

7 有些希伯来人过了约约旦河,逃到迦得和基列地。扫罗还是在吉甲,百姓都战战兢兢地跟随他。

  希伯来人过了。当扫罗召集军队时,他说:“要使希伯来人听见”(3节)。然而第7节提到“希伯来人”逃跑过了约旦河(“有些”原文没有),而第6节说以色列人藏在“在以法莲山地”(撒上14:22,修订标准本)的洞里。“希伯来人”一贯被非利士人用来指他们的对手,但《撒母耳记》的作者似乎在“以色列人”和“希伯来人”之间作了区别。例如在第19节中提到非利士人控制了所有的铁匠,“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作为对比,作者自己又说“以色列人下到非利士人”磨他们的器具。然而七十士译本这里把“希伯来人”译作为“奴隶。”见第3节注释。

8 扫罗照着撒母耳所定的日期等了七日。撒母耳还没有来到吉甲,百姓也离开扫罗散去了。

  等了七日。不一定指扫罗等了整整七天,撒母耳到第八天开始才到达,比约定会面的时间晚了一天。可能先知在指定会面的那一天早些时候还没出现(见《先祖与先知》617页),扫罗就僭取了献祭的职责。在膏立扫罗为王时,撒母耳曾指示他关于这件事;他应该到吉甲并等到撒母耳前来(见撒上10:8;参《先祖与先知》617页)。撒母耳确实在约定献祭的时间之后不久就到达了,不料竟会发现扫罗的违命行为(撒上13:10)。

9 扫罗说:“把燔祭和平安祭带到我这里来。”扫罗就献上燔祭。

10 刚献完燔祭,撒母耳就到了。扫罗出去迎接他,要问他好。

11 撒母耳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扫罗说:“因为我见百姓离开我散去,你也不照所定的日期来到,而且非利士人聚集在密抹。

  百姓散去。摩西在预言以色列要求立王时,曾警告统治者不可“加添马匹”,即依靠物质装备作为保护(申17:16;参赛31:3)。反之,作为国家的领导和百姓的榜样,他应该抄录一本律法书,殷勤学习,并顺从里面的指示。

  但扫罗想到以色列邻国的军事装备,和他们的现役部队,就开始想到除了单单信靠上帝之外的安全与成功了。他自己心中既有这种观念,就没能用由信靠上帝产生的勇气鼓舞他的属下。缺少了这个,又没有任何武器可以依赖,他的属下若不用比扫罗更清楚的眼光就看不到可以期盼胜利的任何基础。前途看来无望。因而当初次得知真正危险的时候,扫罗的大部分军队就出于恐惧,为他们个人的安全逃跑了,留下他和不到600人在吉甲。他的侦察兵带回来的话语是敌人集合在密抹,有18.4公里远,他不仅为国家担心,也为自己的安全担心。

  扫罗丧失了他军队的信心和尊敬。每一天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小差。他彻底灰心了。他的人数剧减。他准备把这种情形完全归咎于撒母耳,因他没有出现。扫罗因撒母耳没有到场感到受了伤害。在这种精神中,他与先知会面没有做任何道歉,却带着一种自我辩白的精神。这与他准备攻击亚扪人时的精神是怎样的对比呀!

12 所以我心里说:恐怕我没有祷告耶和华。非利士人下到吉甲攻击我,我就勉强献上燔祭。”

13 撒母耳对扫罗说:“你作了糊涂事了,没有遵守耶和华你上帝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华必在以色列中坚立你的王位,直到永远。

  你作了糊涂事了。即受情感所控制,而不受基于过去天意眷顾的对上帝的信心所控制。如果上帝与你同在,谁还能与你作对呢?基甸用32,000人中的300人所做的,扫罗当然能用3,000人中的600做!但是如果他拒绝信靠上帝的应许和祂仆人的话语,表现出一种不信和在危机中游移不定的态度,上帝怎么还能继续与他同在呢?要是扫罗愿意降卑自己的心,以色列的历史会多么不同啊!

14 现在你的王位必不长久。耶和华已经寻着一个合他心意的人,立他作百姓的君,因为你没有遵守耶和华所吩咐你的。”

  你的王位。扫罗没有藉口自己误解了撒母耳的指示,或说那些指示不清楚。在另一方面,他坦率地承认是依照自己的愿望,故意违背了撒母耳的指示。请将扫罗的立场与亚当在伊甸园中的立场,或与基督在试探之山上的立场进行比较。基督在进入旷野受魔鬼试探之前,曾有过祂是上帝爱子的保证。六周后,祂既感到极其饥饿,又不知道在祂前面的是什么,就耐心等候着神圣的指导。正在祂似乎被忽视,并且由于精神压力感到疲倦憔悴时,撒但就设法动摇祂对上帝话语的信心。然而在亚当失败的地方,在扫罗选择走下坡路的地方,基督胜利了!

  撒母耳的责备本是要让扫罗悔罪和降卑,却是徒然。先知的出现原应使扫罗想起撒母耳在过去几个月中的热心关怀与无私的关心。但这一切不幸都忘却了!扫罗试图通过归咎于撒母耳,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扫罗是这样,各世代的人也一直都是这样。当困难压境时,对迫近危险的恐惧就排挤了理智的思维,导致精神的急躁,想要立即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压力下,理智就看不清义务,并代之以批评指责别人,和证明这种选择是正当的强烈决心。从前对上帝的保护与指导看顾的信心就让位于愤世嫉俗的不信和最终的背叛。

15 撒母耳就起来,从吉甲上到便雅悯的基比亚。扫罗数点跟随他的,约有六百人。

  基比亚。希伯来文是gib`ah(见16节注释)。

16 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并跟随他们的人,都住在便雅悯的迦巴;但非利士人安营在密抹。

  迦巴。不是15节的基比亚。从密抹直接穿过旱谷就是迦巴(见撒上14:4,5)。翻译的混乱可能缘于认为迦巴和基比亚是同一地名的不同拼法,如一些较早的地图所显示的。有时迦巴确实叫做基比亚,但是似乎素来有两个地方(见撒上14:16注释)。除了其他圣经的线索之外,如果近来的发掘正确地把扫罗的要塞定位在迦巴西南5公里处、耶路撒冷正北的Tell el-Fūl(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24页)的话,那么约拿单就没去那里,而显然“住在”密抹对面的迦巴,如这里所暗示的,在他从非利士人手中夺来之后(3节),并且扫罗从吉甲回来之后可能和他会合。

17 有掠兵从非利士营中出来,分为三队:一队往俄弗拉向书亚地去,

  三队。俄弗拉可能在两条主干道的交会处,在耶利哥西北。“书亚地”直译是“豺狼之地”,可能指俄弗拉东部地区多洞穴的斜坡,因为山地从以法莲山的顶峰向着约旦迅速倾斜。这片土地遍布着石灰石的多孔洞穴,是极好的藏身之处。

18 一队往伯和仑去,一队往洗波音谷对面的地境向旷野去。

  伯和仑。上伯和仑和下伯和仑分别在密抹以西15.2公里和18.4公里处,靠近以法莲与便雅悯的边界,那里的山地陡然下降到示非拉。尼11:34中提到洗波音邻近亚拿突和密抹南部的其它城镇,朝着犹大沙漠方向。密抹战役清楚地说明了非利士人并没有向吉甲前进,而是向北、西和南侧翼包围。他们试图切断他们现在认为已被封锁在密抹东部洞穴中扫罗部队的援兵。

19 那时,以色列全地没有一个铁匠;因为非利士人说,恐怕希伯来人制造刀枪。

  没有一个铁匠。非利士人似乎一度垄断了迦南的造铁业,可能还垄断了其它金属的制造业。当时巴勒斯坦使用的铁来自小亚细亚,是通过沿海城市进口的。当然,这些是在非利士人的控制之下。因而在他们来看,通过垄断制造业解除希伯来人的武装对他们来说比较容易。

20 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锄。或“犁头。”

  犁刀。或“鹤嘴锄。

  铲。或“镰刀。

21 但有锉可以锉铲、犁、三齿叉、斧子,并赶牛锥。

  有锉。近来的发现表明这句话可以译成:“费用是1皮姆”(修订标准本;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64页)。“皮姆”是货币单位,相当于2/3舍客勒,即7.6克或27英制盎斯。

  可以锉铲。希伯来原文是:“用于犁头和鹤嘴锄。”

  三齿叉。希伯来文是lishelosh qilleshon。意思不确定。Lishelosh来自shalosh,意思是“分为三部分;”它由两个词组成,le(“适合于”)和shelosh(“第三部分”)。qilleshon在《旧约》其他地方没有使用,意思不确定。译为“叉”只是一种推测,部分是根据一个相似的亚兰词,意思是“变薄”。前面的词lishelosh似乎是“薄”的对象,无论它可能是什么,都是“分为三部分”的。哈卡维的现代希伯来文译本译问“三齿叉,”比“叉”更接近希伯来原文的意思。

  修订标准本把lishelosh qilleshon,译为“三分之一舍客勒。”与钦定本及其它版本的翻译一样,这也是一种推测,可能基于把qilleshon中的字母调换为sheqel(“舍客勒”),而不是qilleshon,其中的on是“小”的意思。

  译为“叉”的问题在于当时与现今东方许多地方依旧使用的原始工具一样,叉是木制的,而不是金属的。以色列人不会把木叉带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见19-21节)。显然,如果lishelosh qilleshon被认为是一种工具,那它就必须是由“铁匠”造的(19节)。鉴于21节的“皮姆”现在知道是一种货币单位,而非一把“锉”,修订标准本译为“三分之一舍客勒”就似乎合理了,但不是结论(见《SDA圣经注释》卷一,第164页)。所以译为“犁头的费用是一皮姆”(修订标准本)似乎更可取。

22 所以到了争战的日子,跟随扫罗和约拿单的人没有一个手里有刀有枪的,惟独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有。

  没有一个有刀有枪的。在受了非利士人多年的欺压之后,扫罗和约拿单似乎是唯一持有这些金属武器的人。军队的普通士兵可能有弓和机弦,决不是指射手的装备(见士20:16)。但是他们不能与持有铁制武器的非利士人短兵相接。这节经文说明两点:(1)战争发生在以色列人被良好的组织起来之前,可能在扫罗作王的早期,(2)缺乏武器装备使双方都显然看到上帝为祂百姓的利益而介入。扫罗可能悖逆,结果做了许多愚昧的事;但是上帝依然为以色列作工,鼓励个人加入祂的国度并信靠祂。扫罗拒绝听从上帝的带领,约拿单却乐于并热心于做他父亲原可以做的事。

23 非利士人的一队防兵到了密抹的隘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