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07士师记 > 正文

士师记20--SDA圣经注释

第 20 章

提要:1 利未人在大会上诉说自己的冤情。 8 集合的命令。 12便雅悯人受到责问后向以色列人发达进攻。 18以色列人在两场战役中损失四万人。 26以色列人用谋略消灭了除六百人以外的所有便雅悯人。

1 于是以色列从但到别是巴,以及住基列地的众人都出来,如同一人,聚集在米斯巴耶和华面前。

  从但到别是巴。即从希伯来人最北端的居住地但城(见士18章)到以色列人最南端、犹大南部边缘的居住地别是巴。这种说法在圣经中出现过七次(士20:1;撒上 3:20;撒下 3:10; 17:11; 24:2,15;王上 4:25)。有一次是说,从别是巴到但(代上 21:2)。

基列地。似乎包括约旦河东的所有希伯来人(见士5:17;11:5,6等)。所有的希伯来定居地都派出代表,除了基列雅比之外(士21:8,10)。

都出来。出来准备战斗(见士2:15等)

如同一人。这是一次自发的集会,是他们认真讨论这个问题的结果。

米斯巴。这个定居地常常被界定为耶路撒冷西北4.8 公里处的山地,离基比亚犯罪现场4.8 公里。这座山约914米高,更可能是耶路撒冷北部12 公里的泰奥拿贝。便雅悯的米斯巴在其他时候作为各支派的集合地(撒上 7:5-17; 10:17)。这是约书亚的日子以来所有希伯来人的第一次大聚集。

  在耶和华面前。不一定指他们把约柜或会幕搬到这里,也不是说米斯巴就是设置约柜的示罗。大卫曾在希伯仑“耶和华面前”被立为王(撒下 5:3)。然而那里并没有约柜。这句话可能指他们集合一起讨论采取什么行动,并祈求上帝引领他们的商议(见书24:1;也见士 20:27)。

2 以色列民的首领,就是各支派的军长,都站在上帝百姓的会中;拿刀的步兵共有四十万。

  首领。直译是“角落”或“角石”。各支派的栋梁和骨干都来到了米斯巴。

3 以色列人上到米斯巴,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说:“请你将这件恶事的情由对我们说明。”

  便雅悯人都听见了。以色列人集合起来要惩罚罪恶,这个消息在第一批人到达米斯巴的时候,甚至是他们到达之前,可能就传到基比亚的便雅悯人那里了。也可能是便雅悯和其他支派收到了一样的召唤(见士19:29)。

  对我们说明。这是对利未人说的。以色列人聚集在一起,要求利未人亲自讲述基比亚人的罪行。

4 那利未人,就是被害之妇人的丈夫,回答说:“我和我的妾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住宿。

5 基比亚人夜间起来,围了我住的房子,想要杀我,又将我的妾强奸致死。

  想要杀我。这样的恐吓虽然前一章没有记录,但可能是接在士19:22所记意图的实施之后。

6 我就把我妾的尸身切成块子,使人拿着传送以色列得为业的全地,因为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行了凶淫丑恶的事。

7 你们以色列人都当筹划商议。”

8 众民都起来如同一人,说:“我们连一人都不回自己帐棚、自己房屋去。

  利未人讲述了他受辱的经过以后,聚集的民众群情激愤,同仇敌忾。他们无人愿意回家,直到复仇之后。

9 我们向基比亚人必这样行,照所掣的签去攻击他们。

  他们决定投入战斗,去攻击基比亚的城邑并要求这些行恶者投降。

10 我们要在以色列各支派中,一百人挑取十人,一千人挑取百人,一万人挑取千人,为民运粮,等大众到了便雅悯的基比亚,就照基比亚人在以色列中所行的丑事征伐他们。”

  一百人挑取十人。这么多人安营在一个地方,很难使所有的人得到食物,全部军兵的十分之一由挚签选出,被派去为集结的队伍征集粮食。就这样一个人为前线的九个人提供食物。

11 于是以色列众人彼此连合如同一人,聚集攻击那城。

  彼此联合如同一人。直译是“联合起来如同一个团体”。鉴于希伯来各支派的不同利益,这样的团结一致是不同寻常的。

12 以色列众支派打发人去,问便雅悯支派的各家说:“你们中间怎么做了这样的恶事呢?

  在诉诸于武力之前,集结的以色列人劝告便雅悯支派,敦促他们认识到所犯罪行的严重性,交出必须处死的罪犯。这是一个公平的提议。有罪的匪徒应该为他们所犯的罪而受到惩罚。

13 现在你们要将基比亚的那些匪徒交出来,我们好治死他们,从以色列中除掉这恶。”便雅悯人却不肯听从他们弟兄以色列人的话。

  除掉这恶。所犯的罪非常严重,必须处以死刑。只有这样,各支派才得以摆脱罪疚(见申13:5;17:7;19:19-21)。

  不肯听从。便雅悯支派宁愿内战也不交出罪犯,在这种情况下,支派的利益和自尊使他们支持和袒护这些罪大恶极的匪徒。

14 便雅悯人从他们的各城里出来,聚集到了基比亚,要与以色列人打仗。

  便雅悯支派表现出极大的勇气,然而却是维护邪恶的事业。

15 那时,便雅悯人从各城里点出拿刀的,共有二万六千;另外还有基比亚人点出七百精兵。

  二万六千。少于四十年旷野漂流结束时人口普查的人数(民26:41),只有其三分之一多,同样的人口减少也出现在其他支派(见士20:17)。

16 在众军之中有拣选的七百精兵,都是左手便利的,能用机弦甩石打人,毫发不差。

  七百。这些使用机弦的熟练射手,可能就是前一节所述的,在便雅悯军队中代表基比亚的七百人。不大可能同时提到两批不同的七百人。但也不能排除这样的巧合

  毫发不差。表示极其准确,便雅悯人后来也因善于用机弦甩石射箭而受到关注(代上12:2)。在世俗的历史报告说,有些善射的高手能使弹弓弹出的石头击穿盾牌和头盔。

17 便雅悯人之外,点出以色列人拿刀的,共有四十万,都是战士。

  四十万。以色列的人口在减少。在出埃及后的头一年,争战的人计算起来有六十万零三千五百五十人,包括便雅悯的三万五千四百人(民1:46,37)。出埃及后的第四十年,据记载有六十万零一千七百三十人,包括四万五千六百便雅悯人(民26:51,41)。

18 以色列人就起来,到伯特利去求问上帝说:“我们中间谁当首先上去与便雅悯人争战呢?”耶和华说:“犹大当先上去。”

  就起来。很可能只是那些领袖到示罗的约柜前去求问他们部署的计划。很难想象全部四十万军队都行军到会幕求问耶和华。但这个地方可能就在附近。

  伯特利。有文本译为“上帝的殿”,认为比“伯特利”更合适,因为会幕在示罗,它位于伯特利以北15.2公里,米斯巴以北20公里,军队在米斯巴安营。他们就常去示罗到耶和华的殿中求问祂(见士21:2,4,12)。然而,有可能约柜后来在以利的时候被暂时从示罗移走(撒上4:3,4)。

  我们中间谁?如此庞大的队伍不容易在基比亚小山周围展开,他们决定一次只派一个支派去进攻。

  犹大。该支派以勇猛著称。从《士师记》一开始他们就起重要作用(士1:1,2)。

19 以色列人早晨起来,对着基比亚安营。

  显然是从米斯巴起来。那是军队主力安营的地方。

20 以色列人出来,要与便雅悯人打仗,就在基比亚前摆阵。

21 便雅悯人就从基比亚出来,当日杀死以色列人二万二千。

  出来。整个便雅悯军队二万六千七百精兵强将集结在基比亚周围。他们勇敢地出了城墙并袭击布满山头的犹大军队。

  二万二千。这意味着便雅悯人几乎是一人杀死一个。没有提到便雅悯人的损失。他们肯定会一些损失。

22 以色列人彼此奋勇,仍在头一日摆阵的地方又摆阵。

  有人认为把22节放在23节后面比较合理,说是古代的抄录者不注意时,颠倒了这两节的顺序。然而按照这样的顺序叙述故事的事件,仍然是能够被理解。

23 未摆阵之先,以色列人上去,在耶和华面前哭号,直到晚上,求问耶和华说:“我们再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可以不可以?”耶和华说:“可以上去攻击他们。”

  上去。支派联盟似乎派遣了另一个代表团,求耶和华指引方向。

  哭号。以色列的失败使众民在耶和华面前谦卑下来,认识到要全然信靠祂。他们或许需要学到这样的功课:“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约8:7)。许多人他们对基比亚人的犯罪行为极其愤概,但他们或许也犯有同类的罪行。例如,在西奈山和巴力-毗珥,所有的以色列人都陷入拜偶像的败坏风俗。

  我们兄弟。以色列人对卷入兄弟相互残杀的战争感到心神不安,他们对便雅悯人的愤怒开始减弱。然而,耶和华指示他们继续攻打。便雅悯人也需要谦卑下来,承认自己所犯的罪行。

24 第二日,以色列人就上前攻击便雅悯人。

25 便雅悯人也在这日从基比亚出来,与以色列人接战,又杀死他们一万八千,都是拿刀的。

26 以色列众人就上到伯特利,坐在耶和华面前哭号,当日禁食直到晚上;又在耶和华面前献燔祭和平安祭。

  这是以色列军队第二次在便雅悯的挑衅下遭受灾难性的损失。他们不知所措,困惑不解,并哀伤不已。耶和华指示他们去进攻,他们却遭受了巨大的伤亡。他们试图找到失败原因的答案,就禁食并献燔祭和平安祭。这是圣经中第一处出现“禁食”一词的地方,尽管我们知道很早就有禁食的习惯。

27 ,28 那时,上帝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以色列人问耶和华说:“我们当再出去与我们弟兄便雅悯人打仗呢?还是罢兵呢?”耶和华说:“你们当上去,因为明日我必将他们交在你们手中。”

  约柜。这是《士师记》唯一一次提到约柜。

  在那里。有人认为是指示罗,有的认为是指伯特利。会幕显然是在示罗,从约书亚时期就设立在那里(书18:1)。到以利作士师的后期,约柜被非利士人掳去(撒上4:10,11)。会幕在示罗见书22:12;撒上1:3;2:14;3:21;4:3。约柜可能被转移到临时的场所,见士20:18注释。

  非尼哈。据书22:12,13,在约书亚的日子,非尼哈是示罗会幕的祭司。在这段经文中提及他的名字,所以,与利未人和他的妾相关的事件是在巴勒斯坦第一代以色列人生活的时期。这种说法支持了稍早阐述的观点(见士18:29,30;19:1),即《士师记》最后五章描述的两个事件发生在本书其他事件是许多年以前。值得注意的是,在但人迁移叙述中,摩西的孙子扮演了突出的角色,而在利未人的故事中,又提到了亚伦的孙子(见士18:30)。

  明日我必将……交。直到以色列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上帝才让以色列人赢得胜利。挫折有效地促使他们禁食和祷告,认真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胜利的延迟使上帝有机会指出他们自己品格的缺点。这些缺点需要纠正,正如他们所强烈意识到的别人的缺点需要纠正一样。以色列人过多的想要纠正他们弟兄的过失,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缺点。为了纠正人们这一普遍的毛病,耶稣说了一番关于梁木和刺的话(见太7:5)。

29 以色列人在基比亚的四围设下伏兵。

  在前两场战役中,以色列军兵过于自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的事业是正义的,并且人多势众。但这样的优势并非不需要精心地准备,勤于祷告,和仔细地谋划。

30 第三日,以色列人又上去攻击便雅悯人,在基比亚前摆阵,与前两次一样。

31 便雅悯人也出来迎敌,就被引诱离城;在田间两条路上,一通伯特利,一通基比亚,象前两次,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

  引诱。以色列军队假装撤退,引诱便雅悯人追赶他们。这样便雅悯军队的后背和侧腰就暴露在以色列军队的伏兵面前。

  两条路上。以色列军队佯装沿着两条道路逃跑,一条向北通向伯特利和示罗,另外一条通向名叫基比亚的小镇。这个基比亚不是便雅悯人的基地基比亚。那个基比亚被称为“在田野的基比亚”。基比亚是一个很普遍的名字,意思是“山丘”。便雅悯的基比亚似乎不在山上,而是如它的名字所暗示的在平地上。

32 便雅悯人说:“他们仍旧败在我们面前。”但以色列人说:“我们不如逃跑,引诱他们离开城到路上来。”

33 以色列众人都起来,在巴力他玛摆阵,以色列的伏兵从马利迦巴埋伏的地方冲上前去。

  在巴力他玛。直译是“棕树的巴力”。无人知道其准确位置,但它一定在基比亚附近。除了在基比亚设下伏兵外,另一部分以色列军队部署在这不知名的地点。当便雅悯人紧跟撤退的以色列军队而来时,他们出乎意料地遭到一支勇猛力量的打击,与此同时在基比亚附近秘密设伏的伏兵也从背后攻击便雅悯军队。以色列军队好像分成了三股。

34 有以色列人中的一万精兵,来到基比亚前接战,势派甚是凶猛;便雅悯人却不知道灾祸临近了。

  一万精兵。这显然是组成伏兵进攻基比亚基地的那支队伍。

  却不知道。虽然便雅悯人意识到自己的战斗陷于困境,各人都单兵作战,各自为阵,却没有发觉他们的军队已完全陷入包围,面临全军覆没的厄运。

  作者在下一节中断了对战斗的细节描写,转而讲述最后的结果,似乎要有意识地消除读者的悬念。

35 耶和华使以色列人杀败便雅悯人。那日,以色列人杀死便雅悯人二万五千一百,都是拿刀的。

36 于是便雅悯人知道自己败了。先是以色列人;因为靠着在基比亚前所设的伏兵,就在便雅悯人面前诈败。

  作者在描述了战争的主要进程后,回过头来并讲述其它的细节。从36节到本章结束,很好地补充了33节,提供了战斗的连贯记录。作者插入34节和35节是作为附加的说明,显然是要告诉作者交战的结果。然后36节又重新开始继续详细的描述。

37 伏兵急忙闯进基比亚,用刀杀死全城的人。

  组成伏兵的一万人(34节)成功地夺取基比亚,然后放火将其烧毁。这是对同伴发出的信号,表示伏兵已取得成功,现在是佯装逃跑的部队回来参加到主力军中乘胜追击便雅悯人的时候了。

38 以色列人预先同伏兵约定在城内放火,以烟气上腾为号。

39 以色列人临退阵的时候,便雅悯人动手杀死以色列人,约有三十个,就说:“他们仍象前次被我们杀败了。”

  似乎将39节第一部分与38节最后一部分连起来就更容易明白了,这是描述以色列人商量好的计划。这两个句子可以这样理解:“他们应使巨大火焰的烟气从城中升腾而起,然后以色列人就投入战斗”。本书作者讲述了这个计划后,又继续讲述事情的进展情况。他说:“便雅悯动手杀死”。接着就描述事情如何准确地按照他们的计划进行(40节,41节)。便雅悯人看到他们背后城中的烟气升腾,与此同时,逃跑的以色列军队突然停止逃跑,并开始强硬地抵抗。于是便雅悯人意识到他们上当了,他们被两面夹击的以色列军队捕获,没有一点可逃跑的机会。

40 当烟气如柱从城中上腾的时候,便雅悯人回头观看,见全城的烟气冲天。

41 以色列人又转身回来,便雅悯人就甚惊惶,因为看见灾祸临到自己了。

42 他们在以色列人面前转身往旷野逃跑;以色列人在后面追杀。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也都夹攻杀灭他们。

  旷野。显然就是“伯亚文的旷野”(书18:12),在基比亚东面,从高地下到约旦河谷。这个地区在书16:1中称之为“从耶利哥上去,通过山地的旷野,到伯特利”。

  那从各城里出来的。一些古代的版本为“他们从城中出来(就是夺取基比亚的人),杀灭了他们”。意思是那一万以色列人,放火烧毁了基比亚以后,拦截了试图逃向旷野的便雅悯人。

43 以色列人围绕便雅悯人,追赶他们,在他们歇脚之处、对着日出之地的基比亚践踏他们。

  歇脚之处。七十士译本为“从卢阿”,似乎把它作为地名,希伯来文该词是指便雅悯人寻求庇护的地方,以色列人找到他们,并把他们杀掉。

44 便雅悯人死了的有一万八千,都是勇士。

  一万八千。可能指在最初交战中被杀的人数。其余的二万五千一百人(35节)是在向旷野逃跑的追赶途中被杀的(45节)。

45 其余的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往临门磐去。以色列人在道路上杀了他们五千人,如拾取遗穗一样,追到基顿又杀了他们二千人。

  临门磐。据认为在峻峭的石灰山上,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位于伯特利以东约5.6公里和基比亚东北13.6公里处。这个地方现在有一个叫临门的村庄。

  基顿。一个未知的地方。

46 那日便雅悯死了的共有二万五千人,都是拿刀的勇士。

47 只剩下六百人,转身向旷野逃跑,到了临门磐,就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临门磐。全部便雅悯军队只有六百人逃掉,藏在临门山的石灰岩洞穴里。

48 以色列人又转到便雅悯地,将各城的人和牲畜,并一切所遇见的,都用刀杀尽,又放火烧了一切城邑。

  这种对平民不加区分的屠杀,更不用说对溃散逃跑的军兵的屠杀,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基比亚人的罪需要惩罚,因为他们罪大恶极。然而当便雅悯人的有效抵抗消除以后,以色列人的义务就尽了。个别肆意作恶者可以绳之以法。他们的城基比亚已经成了废墟,这就足够了。没有理由把整个支派无情地灭绝,也不应该将他们所有的城邑都烧毁。然而,战争鼓动人丧失理智的狂热尚未熄灭,纵容他们肆意妄为。在这种情况下,人常常不由自主,听不到理性和良知的声音,特别是在他们没有杰出的领袖指导和实行控制的情况下。以色列军队受伤的自尊心,在被远远弱小于他们的敌人的两次击败所刺痛,招致他们犯更大的罪,这罪无论在程度和范围上,都比他们试图要惩罚的人更为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