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圣经库 > 06约书亚记 > 正文

约书亚记15--SDA圣经注释

第 十五 章

提要:1 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13 迦勒攻占的土地。16 俄陀聂因为他的勇敢娶了迦勒的女儿押撒为妻。18 她得到父亲的祝福。21 犹大的城镇。63 没有征服耶布斯人。

1 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到以东的交界,向南直到寻的旷野。

  犹大支派。有人认为本章的叙述最好应该从上一章最后一句开始: “于是国中太平,没有征战了。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拈阄所得之地是在尽南边”。约书亚在从吉甲起程以前就为犹大,以法莲和玛拿西半个支派分配了土地。由于未加说明的原因,其他支派土地的分配没有马上完成。可能犹大和约瑟的后代比较勇敢,急于攻占领自己的土地,其他支派则比较怠懈和畏惧。此外,犹大和约瑟传承了流便被剥夺了的长子权利。犹大获得了统治权。约瑟得到了双份产业。他们可能因此而先行分配。犹大支派在南边。约瑟的儿子们在中部。当营地迁到士罗以后,才给剩下的七个支派分配土地。在把土地分给这七个支派以前,还得进行更加详细和广泛的调查。第一次分配土地并不是独断专行的。各支派如果意识到其他支派得的较少,就绝不会自私地偏留自己的份。后来他们又进行了一些调整。

  迦南的许多城邑早已毁灭,没有留下遗迹可以辨认。但也有许多城市保留了古代的名称和可以辨认的特征。这就有助于比较准确地确定各个支派的疆域。考古学家不断发现更多的城市,更准确地找到古代地名的位置,从而越来越精确地了解巴勒斯坦的地理。本章前十二节确定了犹大支派的疆域。

  以东的交界。犹大支派的领土在迦南的最南部,在东南与以东接壤,南边是寻的旷野。本节所指出犹大南部的边界和民34:3-5所描述以色列的南部边界是一致的。

2 他们的南界是从盐海的尽边,就是从朝南的海汊起,

  朝南的海汊。七十士译本为 “从向南延伸的高地”。叙利亚译本为“他们的边界从盐海南岸开始,延伸到向南的海口”。 七十士译本可能把“海汊”理解为伸入死海的那块陆地了。叙利亚译本也受其影响。该词一般指伸出的地岬。但根据上下文,最好应理解为盐海的南端。

3 通到亚克拉滨坡的南边,接连到寻,上到加低斯巴尼亚的南边,又过希斯仑,上到亚达珥,绕到甲加,

  亚克拉滨坡。直译是“蝎子之山”,或“蝎子的高地”(见民34:4),可能是因为那里蝎子很多。该地大概位于哈拉山到死海的中途。书11:17;12:7曾提到哈拉山。

  连接到寻。或“横越到寻”,需要过山。

  加低斯巴尼亚。或“从南边直上到加低斯巴尼亚”,在别是巴以南一段距离处。有人认为它是希伯仑以南118公里处的艾因库戴拉(`Ain el-Qudeir?t);也有人认为是希伯仑东南8公里的艾因奎戴斯(`Ain Qedeis)。

  希斯仑。希斯仑,亚达珥,甲加的准确位置不得而知。这条边界显然是从加低斯向西北直到亚达珥,然后再向西。他可能是沿着巴兰旷野和寻旷野的边界。加低斯巴尼亚似乎就在这条边界上,因为圣经说它在这两个旷野里(民13:26;20:1)。

4 接连到押们,通到埃及小河,直通到海为止。这就是他们的南界。

  埃及小河。据认为是指艾里什河(Wadi el-`Arish) 的北部支流。边界顺着这条河直到地中海。

5 东界是从盐海南边到约但河口。北界是从约但河口的海汊起,

  东部边界就是整个盐海海岸,从南部海湾到北部海湾(见第二节注释),就是约旦河的入海口。北部边界从这里开始。

6 上到伯曷拉,过伯亚拉巴的北边,上到流便之子波罕的磐石;

  伯曷拉。直译是“鹧鸪之家”,现名艾因哈雅拉(`Ain Hajlah)。距约旦河3公里,在河口与以色列人安营的吉甲之间。伯曷拉在边界上,但属于便雅悯支派。

  伯亚拉巴。直译是“旷野之家”,或“亚拉巴之家”。亚拉巴是约旦河边的低地。伯亚拉巴的准确位置不详,但可能靠近死海北部荒原的加拉利(`en Gharabeh)。有时称它属犹大(第61节),有时称它属便雅悯(书18:22)。

  波罕的磐石。这里说边界是上到波罕的磐石,而书18:17又说边界是下到波罕的磐石。可见这块磐石一定是在附近的山坡上,位于伯亚拉巴的西边。这块磐石为什么以流便儿子的名字来命名就不得而知了。波罕也不住在这里。至少流便支派的领土是在河的另一边。但波罕可能属于那些过河来帮助其他支派夺取土地的流便后人,建立了功勋,死后埋葬于此,立石碑作纪念,被称为波罕的磐石。

7 从亚割谷往北,上到底璧,直向河南亚都冥坡对面的吉甲;又接连到隐示麦泉,直通到隐罗结,

  底壁。不是书10:38中的底壁,而是位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中途的托格里特底比(Thogret ed-Debr)。

  亚割谷。耶利哥南边的平原,叫布克亚(el-Buqe`ah)。西南东北西南走向,约5公里,位于古姆兰遗迹(Khirbet Qumr?n )以西,在犹大旷野的北部。见61节注释。

  亚都冥。在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上。“上到……亚都冥”指这里的一个山口。本节“河”的原文指“冬季的溪流”,只在冬天下雨时有水,其它季节都是干涸的。这个河谷据认为就是现在的达拉特达姆(Tal`at ed-Damm)。

  隐士麦泉。直译是“太阳泉”。位于从耶路撒冷到耶利哥的路上,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现在的埃尔菏达泉(`Ain el-H?d ),离伯大尼不远,是到达约旦河以前的最后一个水泉,被称为使徒泉。

  隐罗结。直译是“探子泉”。这是耶路撒冷城外的一个水泉或水井,在基纯谷和欣嫩谷的交汇处。

8 上到欣嫩子谷,贴近耶布斯的南界(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又上到欣嫩谷西边的山顶,就是在利乏音谷极北的边界;

  欣嫩子谷。又叫“欣嫩谷”。源于希伯来词gehinnom ,后派生出希腊词gehenna(“地狱” 。见太5:22,29,30;10:28;18:9;23:15;可9:43,45,47;路12:5;雅3:6),在《圣经》中是一个臭名昭著的地方,因为人们在这里献祭给摩洛,包括献儿童。上面的邱坛受到过约西亚的污秽。后来耶路撒冷的垃圾又在那里焚烧。一般认为“欣嫩”一名来自其原来的主人。也有人认为该名来源于一个已废的词,意为“哀哭”。鉴于这里曾有许多无辜的儿童受害,这样推定比较合理(见王下23:10;耶7:31)。约西亚王废除了欣嫩谷的偶像,污秽了邱坛以后,那谷显然成了耶路撒冷的垃圾场,和大家咒诅的地方。那里一直有火在焚烧各种污秽之物,以防止病菌的传播。它在耶路撒冷西南面,与隐罗结的所在的城东南的基纯谷汇合。

  耶布斯的南界。直译是“耶布斯的肩头”,可能指耶布斯城所坐落的高原或山脊。由于边界从耶路撒冷城的南边绕过去,这城就留在便雅悯支派的境内了。

  山顶。指欣嫩谷西边的山顶。

  利乏音谷。撒下5:18。从耶路撒冷西南角向南延伸到伯利恒。这个地区非常富饶,为攻打耶路撒冷的敌人所觊觎。这也是两次打败非利士人的地方(撒下5:18-22;23:13;代上11:15;14:9)。

9 又从山顶延到尼弗多亚的水源,通到以弗仑山的城邑,又延到巴拉(巴拉就是基列耶琳);

  尼弗多亚。在耶路撒冷西北4公里处,离以马忤斯不远,就是今天的利夫塔(Liftā)。

  以弗仑山。是从耶路撒冷到约帕道路附近的一条山脉,其上有所巴,库勒聂,卡塔等小镇。边界仍旧是西北走向的。

  巴拉。又名基列耶琳。显然是古代迦南人崇拜巴力的邱坛。很多人认为它就是现在的阿扎丘(Tell el-Azhar) ,系位于从耶路撒冷到约帕的路上13公里处的一个山村。基列耶琳是约柜从非利士地运回后存放了二十年的地方(撒上7:1,2)。

10 又从巴拉往西绕到西珥山,接连到耶琳山的北边(耶琳就是基撒仑);又下到伯示麦过亭纳,

  绕到。边界从巴拉开始,由西南方向转为向西。

  西珥山。一条从基列耶琳开始西南走向的山脉,现名萨里斯(Sār?s)。Sār?s源于西珥(Seir),意为“多毛”。正如“基列耶琳”意为“森林之城”,该山脉无疑因其树木而得名。这座西珥山与以扫所住的西珥山没有联系。

  基撒仑。可能是现在的盖斯拉(Keslā) ,又名哈耶琳(Har-jearim,“森林之山”),就像“基列耶琳”意为“森林之城”。该地原来似乎是森林覆盖的。

  伯士麦。直译是“太阳之殿”。太阳是迦南人崇拜的对象。山川,树木,河流,泉源等都要奉献给太阳。伯士麦在耶路撒冷西南24公里处,在通往亚实突和大海的路上,就是今天的卢梅拉山(Tell er-Rumeileh) 。在撒母耳的时代,这里有许多人因观看约柜而被击杀(撒上6:19)。

  亭拿。在伯士麦西北偏西约7公里处。

11 通到以革伦北边,延到施基仑,接连到巴拉山;又通到雅比聂,直通到海为止。

  通到以革伦北边。直译是“通到以革伦北边的山上”。以革伦是五座非利城市中最北的一座,位于犹大山地到大海的中途。犹大边界从城北不远处穿过,因此以革伦属于犹大支派(后来转属但支派)。

  施基仑。犹大北部边界的一座小城。

  巴拉山。可能是以革伦西面与海岸线平行的一小段山脉。据说是奉献给巴力的,因为这是太阳落山前最后照到的山峰。

  雅比聂。直译是“神促使建造”。在约帕以南约13英里,距地中海4英里,在通往迦萨的路上,也就是后来的耶伯纳村(Yebnā)。雅比聂在次经中被称为雅米聂(Jamnia)。公元70年耶路撒冷毁灭时,很多犹太学者和公会议员逃到这里。所以它是公元一、二世纪中犹太学术研究的重镇。

12 西界就是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这是犹大人按着宗族所得之地四围的交界。

13 约书亚照耶和华所吩咐的,将犹大人中的一段地,就是基列亚巴,分给耶孚尼的儿子迦勒。亚巴是亚衲族的始祖(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

  分给。见书14:12注释。该动词应译为“已分给”(见14:13节)。该段还见诸与士1:10-15,稍有不同。《士师记》的作者可能引用了这段较早的材料,略作变动。两处叙述的背景是一样的,所以不大可能指攻占希伯伦的两个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四十年前从加低斯巴尼亚派出十二个探子(民13:22)时所提到的示筛,亚希幔,达买都还活着。有人认为这是亚衲族三个部落的名字,而不是个人的名字。

14 迦勒就从那里赶出亚衲族的三个族长,就是示筛、亚希幔、挞买;

  亚衲族。直译是“亚衲的后裔”。

15 又从那里上去,攻击底璧的居民。(这底璧从前名叫基列西弗。)

  底壁。见书10:38注释。

16 迦勒说:“谁能攻打基列西弗将城夺取,我就把我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古代父亲对儿女的婚事拥有绝对的权利。子女也认为这样的安排是天经地义的。但我们不要理解为迦勒把自己的女儿当成什么人都可以争夺的对象。迦勒无疑想让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个英勇有为的人,一个愿意热心为上帝而战的人。也许他想给自己的女儿找一个社会地位差不多的人。押撒要嫁的不是第一个进入基列西弗的人,而是把城攻下的人。没有人能单枪匹马攻取这座防守严密的城市。所以这个应许可能只限制在迦勒手下的将帅们。

17 迦勒兄弟基纳斯的儿子俄陀聂夺取了那城,迦勒就把女儿押撒给他为妻。

  迦勒的兄弟是基纳斯,而不是俄陀聂(见14:6节)。俄陀聂后来证明了自己的价值。他成为以色列的拯救者和士师(士3:9-11)。

18 押撒过门的时候,劝丈夫向她父亲求一块田,押撒一下驴,迦勒问她说:“你要什么?”

  一些希腊语文稿为“他劝她去求”,与《士师记》七十士译本相同。俄陀聂显然愿意提这样的要求,但最好由妻子,而不是由他提出。俄陀聂不想让人觉得他是占了岳父的光。

19 她说:“求你赐福给我,你既将我安置在南地,求你也给我水泉。”她父亲就把上泉下泉赐给她。

  南地(`eres hannegeb) 。negeb 意为“干燥”。它表示“南地”是因为巴勒斯坦的南部非常干燥,就像一片荒漠。迦勒的女儿实际上是说,父亲即给了自己一开干旱之地,她希望再得到一块有水泉的土地,以便取水灌溉。这件事记录下来肯定是有教育意义的。我们也应向我们的天父求赐福的水泉,来浇灌自己干涸的心灵。只要我们求,祂就赐给我们双份,不但有上泉,还有下泉,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

20 以下是犹大支派按着宗族所得的产业。

  这是犹大支派所得的产业。这句话说明从13节到19节都是插入成分。分给犹大支派的土地长45英里,宽50英里,拥有各种地貌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四个地区:一,南地,或干旱之地,在中部山区和沙漠之间;二,丘陵,一般称为设非拉,是中央山脉和地中海岸边沙地之间的条形区域;三,山区,从南地希伯仑以南处开始隆起,一直向北延伸到耶路撒冷,东边是死海旷野,西边是设非拉;四,犹大荒野或“山地”。

21 犹大支派尽南边的城邑,与以东交界相近的,就是甲薛、以得、雅姑珥、

  这里提到38座属于南地的城市,大多数并不重要,历史上也不为人所知。作者从东到西把这些城分为四组:第一组包括死海西南面、位于以东边界上的九座城,大都没有名气,除了加低斯巴尼亚和大卫的勇士别那亚的出生地甲薛。他在这里获得了屠狮者的美誉。第二组有五六座城市,包括“加略希斯仑”(或加略和希斯仑),在犹大地的最南端,但位置不详。根据传说,这是叛徒犹大的家乡,因此他被称为加略人犹大。第三组有九座城市,包括历史悠久的别是巴。它至今仍以其活水的泉源闻名。虽然犹大的边界原来是稍南一些的,但作为沙漠和高原之间最后一个重要的城市,别是巴普遍被认为代表南部的边界。所以“从但到别是巴”代表了从南到北整个区域。第四组有十三座城市,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包括与大卫有关系的洗革拉。

22 基拿、底摩拿、亚大达、

23 基低斯、夏琐、以提楠、

24 西弗、提链、比亚绿、

25 夏琐哈大他、加略希斯仑(加略希斯仑就是夏琐)、

26 亚曼、示玛、摩拉大、

27 哈萨迦大、黑实门、伯帕列、

28 哈萨书亚、别是巴、比斯约他、

29 巴拉、以因、以森、

30 伊勒多腊、基失、何珥玛、

31 洗革拉、麦玛拿、三撒拿、

32 利巴勿、实忻、亚因、临门,共二十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关于实际列出的三十八座城市和这里提到的二十九座之间的矛盾,有两种解释。一,上述城市中的九座:别是巴,摩拉大,哈萨书亚,巴拉,以森,何珥玛,洗革拉,亚因和利门,后来划给了西缅支派(书19:2-7)。作者可能知道这种情况,所以就没有把它们算在里面。这是犹太人的解释,比较令人满意。还有一种解释的依据是这些地名解读的困难。这个地区好些城市的名字都是合成词。上述的很多地方都已不复存在,还有一些名字也变了。翻译的人经常把该合起来的名字分开,或把该分开的名字合起来了。这种信息的匮缺导致了地名数量的增加。

33 在高原有以实陶、琐拉、亚实拿、

  犹大疆域的第二个部分是高原,通常称为设非拉,系中央山脉和地中海沿岸平原之间的条形区域。这是一片海拔152米的石灰岩山地。作者把这里众多的城市分为四组。第一组是在东北,有十五座城(第36节说有14座,所以最后两个可能指同一座城市)。其中有两个城市与参孙的历史有关:以实陶和玛挪亚的住处琐拉。琐拉就是现在的萨拉干河(Wadi es-Sarar) ,耶路撒冷以西24公里处。这一组还包括迦南人的都市耶末;大卫避难的亚杜兰;梭哥,现为阿巴尔遗迹(Khirbet `Abb?l) ,位于耶末以南3公里;亚西加,在伯和伦战役的追击中曾提到过(书10:10,11)。第二组包括十六座城市,全都分布在平原上,包括迦南的城市拉吉,以革伦和玛基大。第三组有九个城市,包括靠近山地的南部地区。这里有约书亚的战果立拿;位于在亚杜兰以南4.1公里处一个山丘上的基伊拉。大卫曾从非利士人手中把它夺过来;后来罗波安驻防的玛利沙。该城在亚撒的时代也很有名。它靠近现在的密拉什,位于拜特贾夫林(Beit-Jibr?n )南边1.6公里处。第四组包括非利士沿海的诸城。上面所提到的都是设非拉的重要城市。

34 撒挪亚、隐干宁、他普亚、以楠、

35 耶末、亚杜兰、梭哥、亚西加、

36 沙拉音、亚底他音、基底拉、基底罗他音,共十四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37 又有洗楠、哈大沙、麦大迦得、

38 底连、米斯巴、约帖、

39 拉吉、波斯加、伊矶伦、

40 迦本、拉幔、基提利、

41 基低罗、伯大衮、拿玛、玛基大,共十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42 又有立拿、以帖、亚珊、

43 益弗他、亚实拿、尼悉、

44 基伊拉、亚革悉、玛利沙,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45 又有以革伦和属以革伦的镇市村庄;

46 从以革伦直到海,一切靠近亚实突之地,并属其地的村庄。

47 亚实突和属亚实突的镇市村庄;迦萨和属迦萨的镇市村庄;直到埃及小河,并大海和靠近大海之地。

48 在山地有沙密、雅提珥、梭哥、

  第三部分最为重要,是“山地”。从希伯仑以南的南地向北延伸到耶路撒冷,东边是死海的旷野,西边是设非拉。最高点靠近希伯仑,海拔1006米多。这里所列举的城市分为五组。

  第一组包括11座城市,分布在西南部。比较重要的有雅提珥,就是现在的阿提珥遗迹(Khirbet `Att?r ),约希伯仑西南21公里处;梭哥,现在的苏威哥遗迹(Khirbet Shuweikeh) ;上面提到过的底壁(书10:38,39);以实提莫,现在的实莫(es-Sem? ),也是大卫逃难所之一;基罗,可能是现在的雅罗遗迹(Khirbet J?lā ),希伯仑西北10.5公里处,押沙龙的谋士亚希多弗的故乡,和他自杀的地方。第二组城市在第一组的北面,有九座城,比较有名的是希伯仑。

  第三组有十座城市(55-57节),靠近南边的旷野,其中有些与大卫的逃亡生涯有关。这里有希伯仑以南13公里的玛云。吝啬的拿八就住在这里;大卫的妻子亚希暖的出身地耶斯列。还有亭拿,不是参孙故事里的亭拿,而是先祖犹大“上去”剪羊毛的那个亭拿,在伯利恒以西偏南14.5公里处。这里没有提到伯利恒。它是大卫和基督的出生地,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它闻名世界了。根据先知弥迦的记载(弥5:2),该城本来是默默无闻的。在约书亚的时代它可能根本不值得一提。

  第四组有六座城市,在希伯仑的北面;第五组只有两座城,在耶路撒冷的西面:基列耶琳,原来叫巴拉或基列巴力,以及靠近基列耶琳的拉巴,位置不详。

49 大拿、基列萨拿(基列萨拿就是底璧)、

50 亚拿伯、以实提莫、亚念、

51 歌珊、何伦、基罗,共十一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52 又有亚拉、度玛、以珊、

53 雅农、伯他普亚、亚非加、

54 宏他、基列亚巴(基列亚巴就是希伯仑)、洗珥,共九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55 又有玛云、迦密、西弗、淤他、

56 耶斯列、约甸、撒挪亚、

57 该隐、基比亚、亭纳,共十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58 又有哈忽、伯夙、基突、

59 玛腊、伯亚诺、伊勒提君,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60 又有基列巴力(基列巴力就是基列耶琳)、拉巴,共两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61 在旷野有伯亚拉巴、密丁、西迦迦、

  犹大的最后六座城市在耶利哥以南死海以西的旷野里。最北的是位于切尔干河(Wadi Qelt)上的伯亚拉巴(见第6节注释);最南的两座城市是位于死海西北岸边的盐城(可能是古姆兰),和西岸半途的隐基底(见撒上24:1)。还有三座城市位置不详,可能是亚割谷(或布克亚el-Buqe`ah,见第7节注释)的三个废墟:阿布塔巴遗迹(Khirdet Abu Tabaq),萨拉遗迹(Khirdet Samrah)和玛卡里(Khirdet el-Maqari)遗迹。“隐基底”意为“小羊之泉”,现在依然以其温泉而著称,古姆兰遗迹因死海古卷的发现而闻名。

62 匿珊、盐城、隐基底,共六座城,还有属城的村庄。

63 至于住耶路撒冷的耶布斯人,犹大人不能把他们赶出去,耶布斯人却在耶路撒冷与犹大人同住,直到今日。

  不能赶出去。根据士1:18,21和撒下5:6的记载,犹大支派显然占领并烧毁了耶路撒冷的一部分。但他们可能没有攻取锡安山上的堡垒。耶布斯王被约书亚杀了,但城市仍控制在耶布斯人手中,直到被犹大支派烧毁。从简短的记录来看,耶布斯人后来又夺回和重新建造了耶路撒冷,直到大卫的时代。

  耶路撒冷原来是分给便雅悯支派的,因为边界从城南的山谷中穿过。虽然它属于便雅悯支派,但犹大支派因参与攻城(士1:8),就想与便雅悯支派分享。后来耶路撒冷就成为大卫的城。

  这对于我们有一个属灵的教训。在大卫的时代以前,犹大支派没有驱逐耶布斯人,可能是因为负罪感,和自觉对上帝信心的软弱,使犹大人感到无法胜任这个任务。这里的教训是明显的。当我们以自己不能胜任为由,拒绝上帝所交托的任务时,我们就表现出不信来。信心一旦离开,恐惧必然取而代之。当我们不相信上帝时,就会害怕自己的仇敌。热心消失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懒惰和冷漠。

  直到今日。本节又一次证明《约书亚记》不是犹大诸王的时代以后写的。因为在写这节经文的时候,耶布斯人和犹大人同住,而到了大卫的时代,他们就被赶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