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一 章
提要:1 在米伦水边打败迦南诸王。10 攻占和焚烧夏琐。16 约书亚占领了全地。21 消灭亚衲人。
1 夏琐王耶宾听见这事,就打发人去见玛顿王约巴、伸仑王、押煞王,
耶宾。意思可能是“他知道”,也许是夏琐王通用的名字,因为后来奴役以色列人二十年,被底波拉和巴拉所打败的夏琐王也叫耶宾(士4:2-24)。本节的耶宾大概是北方部落联盟的首领。
夏琐。直译是“围墙”。是一座防守坚固的城市,位于现已干涸的哈勒湖西南,如今是瓦克丘(Tell Waqq?s)四十米高的堡垒,在哈勒湖以南6.3公里处,周围是巴勒斯坦最美的谷地之一。以前湖面最宽处有3公里,长5公里。一大片长着芦苇的沼泽在湖面以北延伸10公里,宽1.5-5公里。
约巴。意思可能是“战场传令兵”或“大声宣读者”。
玛顿。意为“斗争”,“吵闹”,“延伸”或“高地”。位置不详,可能在加利利海西边。
伸仑。直译是“看守”,“警卫”,是迦南人在加利利地区的一座城市。有人认为它就是伸仑米仑(书12:20)。这城后来分给了西布伦支派。
押煞。直译是“咒语”,是后来分给亚设支派的边城之一(书19:25)。
2 与北方山地、基尼烈南边的亚拉巴高原,并西边多珥山冈的诸王;
北方山地。可能指加利利山区。
亚拉巴高原(arabah)。通常译为“平原,”有时不译出来。在《旧约》后来的著作中常译为“旷野”。通常指约旦河谷和死海一带的低洼地区。本节可能指这个地区的北部,延伸到基尼烈城以南。基尼烈海(加利利海)因此而得名。七十士译本为“基尼烈对面”。
多珥山冈。可能指多珥后面的山岬或山脊。多珥在迦密南面的海边,位于西撒利亚以北14.5公里处。
3 又去见东方和西方的迦南人,与山地的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并黑门山根米斯巴地的希未人。
迦南人。这里的迦南人不知是东边的还是西边。七十士译本为“东部海边的迦南人和亚摩利人”。有可能这两个方向迦南人城邦都参战了。耶宾把亚摩利人,赫人,比利洗人,耶布斯人和希未人都招聚了过来。
黑门山根米斯巴地的希未人。有别于先前提到的基遍一带的希未人(书9:3,7)。
米斯巴。直译为 “了望台”。 靠近黑门山根,位于前黎巴嫩山脉的南端,以色列的北部边界。它也许在山脚西边,其位置使之成为理想的军事哨所。
4 这些王和他们的众军都出来,人数多如海边的沙,并有许多马匹车辆。
如海边的沙。比喻庞大的不确定数量(创22:17;41:49;士7:12;撒上13:5)。类似的比喻还有“天上的星”(创15:5)和“蝗虫”(士6:5;7:12)。约瑟弗斯说是“三十万步兵,一万骑兵和两万战车”。
许多。马匹可能来自亚美尼亚,因为迦南地不适于它们的繁殖和使用(王上10:28,29)。鉴于有这么多的敌军,怪不得上帝要给约书亚特别的鼓励和胜利的应许。
5 这诸王会合,来到米伦水边,一同安营,要与以色列人争战。
会合。原文暗示这些国王是按“约定的时间和地点会合”的。选择集合的地点无疑要适于车马的调动,因为车辆无法在山区使用。广阔的平原一定给迦南盟军带来胜利的信心。但众多的人数和装备不足以抵挡有天上的上帝所支持的一方,正如后来约拿单对拿兵器的人所指出的(撒上14:6)。
米伦水边。虽然有许多人认为是指哈勒湖,但也有人指出这片松软的地区不适合于车马。所以他们认为是指夏琐西南的梅伦丘(Wadi Meir?n)。七十士译本的“马伦(Maron)” 为这种看法提供了佐证。迦南大军聚集在米伦水边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吉甲的约书亚耳中。不知道迦南人是不是想对希伯来人发动攻击。既然他们的兵力主要是战车和马兵,就不太可能把这些适合平原作战的部队拉到其他地方去。他们更有可能想把以色列人引到他们所选择能发挥自己优势的地方。但作为优秀的将帅,约书亚决定出其不意地对敌人发起攻势,就像他以前在基遍所做的那样。吉甲距离米伦约112.7公里。约瑟弗斯说行军化了五天,可能是对的,因为部队带着辎重行动是很慢的。
6 耶和华对约书亚说:“你不要因他们惧怕。明日这时,我必将他们交付以色列人全然杀了。你要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
我必将他们交付。这段鼓励的话是在以色列人与迦南人交锋的前夕说的。原文的“我”是强调的,意思是“我必亲自”。在这场战役中,上帝要像以前一样站在以色列人一边。虽然这次的神迹没有以前那样惊心动魄,但上帝丝毫没有减弱祂的帮助。上帝为以色列人施行奇迹不是为了让他们无所事事,而是要激励他们积极行动。上帝要藉着使以色列人的努力生效而制服迦南人。这和上帝降下大冰雹一样,都是祂的作为。
神迹往往发生在新的事工开始的时候,为我们的信心奠定基础,并提供上帝帮助的保证。而后神迹就渐渐减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上帝放弃了祂的子民,而是证明祂要求人表现更大的信心,尽管没有看见,也要学会相信(约20:29)。这条原则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基督教在开创的时候发生了这么多的神迹。随着历史证据的增加,神迹就相应地减少了。今天,我们拥有丰富的圣经亮光和历史证据,无需超自然的神迹,就足以作为我们信心的基础了。这并不是说神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决定是否需要或何时需要奇迹的乃是上帝。
马的蹄筋。原文意为“致残”,即“砍断跗关节以上的大筋”。 七十士译本为“割腱”。胜利者往往这样处理战场上俘获又派不上用场的马匹。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呢?因为马在巴勒斯坦只用于征战。上帝不希望以色列人依靠车辆马匹(申17:16;诗20:7),而要单单仰望祂。此外,以色列人保留这些战马会给他们带来双重的负担,因为马匹不适于巴勒斯坦的农业。以色列要成为农业国家,而不是商业国家。他们不需要依靠人力取胜,也不需保留庞大的兵力到处征战。上帝要除去他们的这个试探,所以下令砍断“马的蹄筋”。
7 于是约书亚率领一切兵丁,在米伦水边突然向前攻打他们。
即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发起进攻。他们还没有列阵迎战,约书亚就“突然”临到。约书亚毫不犹豫地执行了上帝的指示。
8 耶和华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以色列人就击杀他们,追赶他们到西顿大城,到米斯利弗玛音,直到东边米斯巴的平原,将他们击杀,没有留下一个。
西顿大城。这里和书19:28都称西顿为“大城”,并不是说它比另一个西顿城大,而是从人口的角度及其作为腓尼基主要城市的地位而说它大。在大卫和所罗门的时代,推罗取代西顿成为腓尼基的都城。迦南人逃往三个方向:一些败往西北,一些逃往西南偏南,还有一些逃往东方。约书亚显然分兵追击逃敌。有一股人逃往64公里以外的西顿。
米斯利弗玛音。直译是“石灰在水边燃烧”。有人译为“众水汇集之所”。由此可见,这里有许多温泉,而不像一些人所解释的是盐坑或玻璃工场。有些人认为它就是阿柯以北18公里的穆什里夫遗迹(Khirbet el-Mushei-refeh) ,位于海岸线上,有许多温泉。一些迦南人逃往这里。
米斯巴的平原。一片周围是山的宽阔平原。西顿在西北,米斯巴平原在东北。它们都在黑门山脚。一些迦南人逃往这里(3,17节)。
没有留下一个。这句话不能按字面来理解。许多迦南人无疑躲过了以色列人的刀剑,逃到推罗,西顿等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落在以色列人手里的都丧失了命,不论是遇见的还是追上的都被杀掉了。
9 约书亚就照耶和华所吩咐他的去行,砍断他们马的蹄筋,用火焚烧他们的车辆。
10 当时,约书亚转回夺了夏琐,用刀击杀夏琐王。(素来夏琐在这诸国中是为首的。)
夏琐。见第1节注释。
11 以色列人用刀击杀城中的人口,将他们尽行杀灭;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约书亚又用火焚烧夏琐。
尽行杀灭。关于该词原文的意思,见书6:17注释。这里没有说如何处理掠物。根据上下文,夏琐城里的一切,包括掠物,都和城一同烧尽了。而其它城邑的掠物,以色列人则归了自己。第11节似乎是第十节的重复。但有人认为是描写另一件事。第10节的“当时”可能指最初对夏琐的包围。迦南盟军的领袖耶宾逃进城中避难。约书亚攻下了夏琐,用刀杀了夏琐王。这时他有可能与该城订立和约,使之成为附属城邦。也有人认为约书亚在广大的地区胜利进军的时候,夏琐的居民叛变了,并重新宣布了独立。于是十一节就被认为是描述对他们的惩罚。
12 约书亚夺了这些王的一切城邑,擒获其中的诸王,用刀击杀他们,将他们尽行杀灭,正如耶和华仆人摩西所吩咐的。
13 至于造在山冈上的城,除了夏琐以外,以色列人都没有焚烧。约书亚只将夏琐焚烧了。
在山冈上(tel)。其同源的阿拉伯词tell 至今在巴勒斯坦还很常用。它指古代城邑所在的山冈。在原来的遗址上建造新城是一种普遍的做法。最后就形成了很高的山冈。申13:16;书8:28;耶30:18和49:2显示了tel 是真正含义。根据上下文,这些城市的国王和居民全都被杀了,但牲口和财产却被以色列人掳走了。不难想象这些被攻陷之城市的惨景:尸骨遍地,掠物堆积如山,满城狼籍,处处残垣断壁。这些城市可以说是建“在山冈上”,或废墟之上。但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毁掉,因为以色列人要住在“又大又美,非你手所建造”的城邑里(申6:10)。
14 那些城邑所有的财物和牲畜,以色列人都取为自己的掠物;惟有一切人口都用刀击杀,直到杀尽;凡有气息的没有留下一个。
15 耶和华怎样吩咐他仆人摩西,摩西就照样吩咐约书亚,约书亚也照样行。凡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约书亚没有一件懈怠不行的。
本节高度评价了约书亚的品格。他严格遵守上帝的一切命令。他有一种单纯的性格,完全接受和执行上帝的话,不管前途如何。有些人只忠实于他们所喜欢和完全赞同的事。但真正信靠上帝就是要完全顺从祂的旨意。个人的意愿可能与已知的本分产生冲突,但一个顺从的人都会选择遵守上帝的旨意,而不管会如何将自己肉体的私欲钉在十字架上。对于像约书亚这样品格高尚的人来说,杀戮和实施惩罚一定是很痛苦的事。但他像一名真正的战士,尊重统帅的命令,不忽略任何已知的责任。在这一点上很多基督徒失败了。他们可能避开了明显的罪恶,却不去运用更大的恩典,实现更高的要求。这种忽略也是罪。“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4:17) 。
16 约书亚夺了那全地,就是山地、一带南地、歌珊全地、高原、亚拉巴、以色列的山地,和山下的高原。
山地。见书10:40,41注释。
17 从上西珥的哈拉山,直到黑门山下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并且擒获那些地的诸王,将他们杀死。
哈拉山。直译是“平滑的山”,或“分开的山”。 七十士译本为Chelcha 。叙利亚译本称之为“分开的山”。它坐落在死海西南35英里处。作者大概想要的指出应许之地的南界和北界。约书亚的征战南起以东的边界,即哈拉山的所在地,北至黎巴嫩山脚的巴力迦得。有人认为巴力迦得就是帕尼斯或该撒利亚腓利比,也有人认为是巴贝克。
18 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
根据书14:7-10,征服迦南用了六七年时间。大约在出埃及以后两年,四十岁的迦勒在加低斯巴尼亚奉摩西的差遣去侦察迦南。现在他已经八十五岁了。从加低斯到以色列人围困耶利哥是38或39年时间。85年减去78或79年为征战的六七年。作者插入这句话是为了强调战争持续了很久。读者不要因战争叙述的简短而以为征伐所用的时间也很短。上帝说明了征战延长的原因:“恐怕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申7:22)。漫长的艰苦征战也可能是为了培养祂子民的信心。
19 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没有一城与以色列人讲和的,都是以色列人争战夺来的。
本节暗示,如果迦南人愿意,其它的城市也可以像基遍人那样与以色列人讲和。虽然在摩西消灭迦南人的命令中,没有明说他们投降耶和华就可以得到豁免,但从喇合与基遍人的例子,特别从是本节的经文来看,这种可能性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这些注定遭劫的民族宣布放弃他们的偶像,真诚地与以色列人合作,就不会对以色列人构成威胁。消灭他们的命令既失去了理由,我们可以设想也就失去了其必要性(见耶18:7,8)。
20 因为耶和华的意思是要使他们心里刚硬,来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叫他们尽被杀灭,不蒙怜悯,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
使他们心里刚硬。见出4:21注释。上帝不会违背人的意愿而强行控制他。这里的问题不涉及人自由的道德意志。这种意志允许人选择永生,但也不阻止人作出相反的选择。上帝在这里所处理的是那些一再拒绝祂慈怜的民族。上帝已经给了他们足够的机会来悔改。现在上帝的公义要求马上实施惩罚(见《先祖与先知》492页),并选择了消灭他们的工具(见第六章的补充注解)。
上帝本可以选择其它方法来惩罚这些民族。祂选择以色列人作为祂毁灭的工具,是为了他们的利益。他们需要经历各种考验来锻炼自己的信心,并准备好履行更高的属灵使命。他们在加低斯的失败,以及由此造成的耽搁,大大增加了征服迦南的困难。迦南各民族有了充足的时间修筑防御工事并扩充兵力。上帝用长期的征战来磨练祂的子民,帮助他们在失败之处取得胜利(见《先祖与先知》437页)。
不蒙怜悯。本节暗示如果这些民族悔改,上帝是会怜悯他们的。这种态度与祂在结33:11和彼后3:9所表现的品格是一致的。在另一方面,上帝也有权利毁灭那些有机会得救但却不加以利用的人。祂就是这样处置那些坚决不肯悔改的人。在任何历史时期,都没有人可以否认祂的这种权利。
21 当时约书亚来到,将住山地、希伯仑、底璧、亚拿伯、犹大山地、以色列山地所有的亚衲族人剪除了。约书亚将他们和他们的城邑尽都毁灭。
当时。就是在上述战争延续的过程中。这并不是10:36-41中所记述之战事的简单重复。在很多时候,以色列人从所征服的领土上撤退以后,迦南原来的居民又重新予以占领,所以战争要继续进行下去。这次是希伯仑和附近的城邑底壁和亚拿伯(见书11:21;15:15-17;士1:19,20),特别提到消灭了亚衲族人,因为四十年前他们曾令那十个探子胆寒。这些探子描述了亚衲人的身材和气力,是以色列人征服迦南不可逾越的障碍(民13:28,33)。
亚衲族人。他们是身材高大的民族,可能是原住民,也可能是古代东方的移民。他们起初住在约旦河东岸,后来占领了犹大山地和以后被非利士人夺取的沿海城邑。
22 在以色列人的地没有留下一个亚衲族人,只在迦萨、迦特,和亚实突有留下的。
虽然大部分亚衲人被征服了,但仍有一部分逃往后来属于非利士的乡村和城邑,并定居了下来。歌利亚等巨人似乎就是他们的后裔。在以色列人彻底征服迦南以前,他们似乎又回来占领了希伯(15:13,14)。约书亚死后过了几年,他们又被迦勒和俄陀聂赶了出去(士1:9,10)。
23 这样,约书亚照着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夺了那全地,就按着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将地分给他们为业。于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全地(kol)。往往不表示其原来的含义。在本节里不能从绝对的意义上去理解。因为上帝亲自对约书亚说:“还有许多未得之地”(13:1)。约书亚攻下了迦南。不再会出现有组织的抵抗了。上帝无意立即消灭迦南人。约书亚也没有这样的军事计划。在完全征服以前还要把土地分给各支派,并安排他们在已经占领的土地上定居下来。但迦南人已彻底失败,闻风丧胆,不敢再抵抗了。